
冠病病例激增導致醫院床位吃緊,黃廷方綜合醫院和亞歷山大醫院以「分流」方式減少前往急診室或再次入院的病患,同時也能為體虛年長者提供更全面及個人化的醫療護理。
黃廷方綜合醫院急診室過去三周的每日求診人次介於260至385,當中30%至35%得住院。
為減少不必要的住院,醫院今年1月正式實行「求診病患個案協調企劃」(CARED),由病患個案協調經理為急診室病患進行分類(triaging)。
65歲及以上年長病患,以及30天內再次入院的病例,包括有複雜病史、體虛或行動困難者,一旦進入急診室,就會先由病患個案協調經理進行全面評估。
協調經理將決定病患是否須在急診室接受緊急治療,之後可能把病患轉介到醫院專科診所、居家或中心護理、或合適的社區護理服務以避免不必要的住院,同時縮短病患在急診室的時間。
病患經協調經理評估後可獲得更全面的照顧,如體虛及患有失智症的年長病患出院後,跌倒並再次入院的風險高,協調經理將考慮安排病患近期內到診所複診,或尋求日間護理服務照顧病患。
黃廷方綜合醫院急診部門顧問醫生王榮俊透露,到急診室求診的中到高風險病例,也就是病情較嚴重且入院可能性更大的病患,當中約五成是年長者。
「對於年長病患,住院往往會使病情惡化。他們一般在住院期間表現不佳,也可能出現身心衰退。我們必須對他們進行全面評估以找出護理中的缺口,不單只治療醫療問題。」
黃廷方綜合醫院急診室目前只有一名病患個案協調經理,從今年1月至3月,經協調經理評估的170名病患當中,51人避免住院。
醫院希望下來幾個月能聘請多兩名有護理背景的協調經理,擴大分流計劃。
另一方面,亞歷山大醫院則在去年7月底設立緊急熱線服務,以篩查並協助解決出院病患的疑慮,減緩院內24小時緊急護理中心或其他醫院急診室的病患。
自今年9月,醫院的六間普通病房和三間冠病病房的床位使用率穩步上升,目前分別在85%和90%,30天內再次入院的病患一個月內約35人。
所有亞歷山大醫院的出院病患都可撥打院方提供的熱線號碼,聯繫緊急熱線服務諮詢任何醫療方面的疑慮,並由病患關懷聯絡經理建議合適護理方式。
若是醫療問題,病患關懷聯絡經理將通知值班醫生,醫生在了解情況並查閱病患病歷後,決定病患是否須入院、到診所複診或自行在家中觀察情況。若醫生認為病患須立即入院,也能直接安排住院治療,病患無須到急診室等上一兩小時。
負責領導緊急熱線服務的亞歷山大醫院內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薩特亞(Satya PK Gollamudi)說:「若我們能協助病患在家中或診所管理病情,病患及他們的家屬也能更有信心自我護理,我們就能減少再次入院的病例。」
緊急熱線服務目前有四名病患關懷聯絡經理,一個月可接到約50通電話。從去年7月底至今年9月,團隊接到374通電話,當中195通諮詢了醫療問題並由醫生處理。這195通電話中,37.4%避免到緊急護理中心。
熱線服務目前只在周一至五(公假除外)介於早上9時至傍晚5時半運作。考慮到床位吃緊,薩特亞預計更多病患將傾向居家護理,因此預計熱線將接到更多電話,也會隨著需求擴大團隊及服務對象至社區,最終成為全天候服務熱線。
梁瑞芬(60歲,家庭老師)的95歲父親因血糖飆升緊急送院治療六天,卻在今年8月出院後的兩天,出現脖子疼痛。
她當時不知道是否得再次送父親到急診室,卻看到出院資料上的緊急熱線服務,並嘗試接通。
通過病患關懷聯絡經理的轉介,醫生指示梁瑞芬測量父親的血糖,並開了止痛藥貼布讓她隔天到藥房拿,隨後幾天父親的情況也好轉。
「病患關懷聯絡經理共打了三次的電話查看父親的情況,效率高且提升我對服務的信心。通過一通電話就能緩解父親的疼痛,也減少我若得帶體虛且行動不便的父親到急診室看診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