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有意最遲在2024年中落實飲料瓶罐退費制。(聯合早報檔案照)
新加坡有意最遲在2024年中落實飲料瓶罐退費制,到時公眾購買預先包裝飲料時得支付1角(約30仙)或2角(約60仙)的押金,並可在退還空容器時取回押金。
《聯合早報》報導,上述計劃預料將涵蓋所有預先包裝飲料,例如汽水、果汁、牛奶、啤酒及礦泉水等,這將包括所有150毫升至3公升的鋁罐和塑料瓶飲料,但暫時不會涵蓋紙盒裝和玻璃瓶裝飲料。
報導指出,新加坡製造的住家垃圾中,約三分之一是包裝垃圾,其中六成屬於塑料垃圾。
去年,僅6%的塑料垃圾被回收再循環使用。為了降低送往埋置廠的垃圾數量,提高全國回收率,國家環境局計劃最遲在2024年中實行飲料瓶罐退費制。
該國環境局今日發文告宣布,為飲料瓶罐退費制展開為期約一個月的公眾諮詢活動。
過去兩年多來,當局廣泛諮詢了飲料生產商、零售業者及非政府組織等利益相關者的意見,為這項計劃共同制定框架。
根據擬議中的飲料瓶罐退費制,公眾購買預先包裝飲料時須支付1角或2角的押金,日後到指定回收站退回空容器時,便可取回押金。
為了方便公眾及確保計劃易於管理,無論飲料容器的大小和材料,所有瓶罐的押金額都將劃一。
此外,所有包含在計劃下的飲料瓶罐都會附上押金標籤(deposit mark),以協助消費者辨別哪些飲料須支付押金。
為便於公眾退還飲料瓶罐及取回押金,環境局有意規定所有面積超過2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須設有瓶罐回收站,這包括設立櫃檯或安裝反向販賣機(reverse vending machine),讓消費者退回空容器。
當局也有意在鄰里場所如民眾俱樂部、便利店、住宅區的公共空間、小販中心和食閣及商場等設立回收站。
至於如何取回押金,消費者可選擇通過電子轉帳,例如PayNow或直接轉入易通卡或NETS萬捷通卡(Flashpay)等,也可選擇現金或現金券等退費方式。
全球約50地方實行類似計劃
新加坡環境局指出,目前全世界有約50個地方包括挪威、德國、克羅埃西亞及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和西澳等已實行類似計劃,並且證實有助顯著推高飲料瓶罐的回收率。
新加坡估計每年向市場供應超過10億個包裝飲料,根據外國落實這項計劃的經驗,環境局估計以後會有多達80%的飲料瓶罐會退還回收。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說:「飲料瓶罐退費制有潛能可以顯著提高我們的飲料容器回收率。這將使新加坡管理包裝垃圾的方式向前邁進一步。」
公眾即日起至10月14日,可上網提供有關飲料瓶罐退費制的反饋。
不會導致飲料漲價
計劃不會導致飲料價格上漲。
許連碹針對這項計劃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在飲料瓶罐退費制計劃下,預先包裝飲料的生產商和進口商須支付一筆費用給負責執行計劃的經營者。
與此同時,按照其他已落實類似計劃的海外地區所取得的經驗,計劃一大部分的成本也能通過銷售乾淨、高質量和高價值的飲料容器來抵消。
「若更多企業實行循環經濟模式,致力於使用可再循環利用的材料,那這些可回收材料的需求會有所增加。這意味著,這項計劃的成本有可能進一步降低。」
針對一些消費者擔心這是變相漲價,許連碹回應時強調,這筆押金不是預先包裝飲料的稅收,消費者只要退還空容器,就能取回全額押金。
她說,市場競爭將有助於穩定飲料價格,因此價格料不會顯著上漲。
「我們是要鼓勵消費者退還空容器來拿回押金,培養回收習慣。我們了解這或會造成一些不便,我們下來會和負責執行計劃的經營者合作,確保公眾可更方便和輕易地到回收站退還空容器和取回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