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山區相關病例目前達144起,當中就有29起是出現症狀卻不求醫的,有的甚至是出現症狀七天後才被確診。受訪專家指出這樣的行為或是造成紅山出現多起病例的關鍵之一。
三部長日前發布的文章中就強調我們是否能與冠病共存,大家履行社會責任很重要。若大家都為彼此著想,在身體不適時遠離人群,就能減少病毒的傳播。
從近期的確診病例資料中,不難發現人們的謹慎程度不足,有的明明出現症狀不看醫生,或是有人帶著症狀就醫卻不願檢測,直到時隔多日後才確診。
《新明日報》整理了與紅山區有關的144起病例,發現那些出現症狀不看醫生,或是看醫生卻不願檢測的人數就多達29人。
在這29起病例中,有一名94歲老漢,本月6日曾有流鼻涕的症狀,12日甚至還發燒,但都沒有看醫生。由於他的家人確診,13日被安排隔離及檢測,這時才得知患病。也就是說,他從出現症狀到被隔離,就足足相隔七天時間。
還有一起病例是75歲的退休老婦,早在本月14日就出現流鼻涕的症狀,卻沒看醫生,是在21日的特別檢測行動中才確診,同樣也是隔了一周。
另外,有47歲的紅山景熟食中心的攤位男助手,早在8日就發燒,隔天也咳嗽,可是都沒有看醫生,直到12日因為有同住家人確診才被隔離及檢測,後來證實患病。
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專科醫生梁浩楠說,無論是看醫生不檢測,還是有症狀不求醫,都是缺乏社會責任的表現。如果這些人有了症狀而且沒有在家自主隔離,反而還出門,或許可解釋為何紅山區有那麼多病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