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今年1月23日美國反疫苗組織在紐約市抗議。(法新社)
作者 祥子
新加坡有個非政府組織名字很好聽,叫做「Healing The Divide」,成立宗旨如其名是要「治療」社會的「分裂」,然而它賣的膏藥是反對人們接種疫苗,效果是分裂社會。
其46歲創辦人許淑慈(譯音)去年10月因涉嫌煽動公眾騷擾政府部門的熱線服務,打爆熱線,在教唆他人妨礙公務員執行任務的罪名下被調查。

「Healing The Divide」創辦人許淑慈向衛生部虛報接種疫苗資料被控。(新明日報)
近日,她又涉嫌與全科醫生柯傑智共謀,向衛生部虛報接種疫苗資料,並與診所助理蔡清順一起被控更嚴重的罪名。他們的罪名若成立,會面對最長20年監禁或罰款,或兩者兼施。
柯傑智醫生及其助理蔡清順在年除夕獲高庭批准保釋。
人在醫院接受治療的許淑慈以視訊方式提出保釋申請也被駁回,原因是她拖延調查進度,在警局撕口供書,在醫院撕控狀,法官斥為目無法紀。
她的律師說,她的健康出狀況,被診斷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症」,醫生也懷疑她有精神錯亂症。高庭駁回申請,她的申請理由顯然沒有說服力。
靠售賣虛假的接種疫苗證書發財,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新加坡,叫人難以相信。許淑慈再三衝撞法律的作風,也實屬罕見。
反疫苗的熊熊烈火在國外延燒
放眼國際,有人反對接種冠病疫苗,有人趁火打劫,利用這股反疫苗的熊熊烈火牟利,為世界的抗疫戰爭添亂。
馬來西亞已有七個州屬警方收到售賣假疫苗證書的報案,包括吉隆坡、雪蘭莪、馬六甲、檳城、柔佛、登嘉樓、吉蘭丹,雪州蘇丹諭令嚴懲涉案者。根據馬國法令,此類案件的最高處罰是六個月監禁或罰款,或兩者兼施。
去年10月,東馬沙巴便有一公務員以2000令吉(約新幣650元)售賣假疫苗證書被反貪局調查。
在歐洲,反疫苗示威浪潮不斷蔓延開來,不同國家的勢力還搞串聯。
奧地利將從2月4日起實行強制接種冠病疫苗計劃,為歐盟國家開了先例。
奧國情報局首長接獲的情報說,一些外國激進分子正摩拳擦掌,準備混入奧國支援反疫苗勢力的示威活動,並乘機通過集會宣揚極端主義意識,包括反猶太主義。
他們的一個策略是,跟右翼分子搞線上會議。
這些激進分子來自德國和瑞士,組織嚴密,活動國際化,準備跟各國警方大幹一場。

奧地利宣布將實行強制疫苗計劃後,傳出外國激進分子將混入奧國支持反疫苗勢力示威。圖為當地醫療人員把疫苗運抵疫苗中心。(路透社)
反疫苗勢力被利用而進一步政治化,相信是許多國家始料不及。
彭博社最新調研結果顯示,奧密克戎毒株疫情暴發以來,全球開創了疫情管理新時代,許多國家更加堅定決心,要與冠病病毒共存,重開社會和重啟經濟。
奧密克戎毒株疫情「來得急,去得快」,英國、芬蘭、愛爾蘭、泰國都在幾周內解除防疫限制。它們在最新的全球抗疫排行榜中的排名都獲得提升。這是該項調研得出的評估,算是一個積極信號。
新加坡的排名上升了13個名次,名列全球第五。排在新加坡之前的是阿聯、沙烏地阿拉伯、芬蘭、土耳其。
在新加坡之外,在前20名的亞洲國家和地區有台灣(第8)、韓國(第9)、日本(第17),中國(第18)。
彭博社每月針對53個經濟體的疫情進行評估,列出哪些國家和地區控制疫情最有效,且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影響最低。
從這個最新排名來看,採取「動態清零」的中國大陸和香港(排名33)雖然病率低,但排名不高,顯見這個調研更看重人口疫苗接種率,更認同與冠病共存的抗疫策略。

多國防疫限制時緊時松,中國式的「動態清零」,沒有其他國家有能力跟隨。(歐新社)
中國式的「動態清零」,沒有其他國家有能力跟隨。 「動態共存」則各有各的標準,大多數國家的限制時緊時松,把人民搞到頭大。
英國首相詹森孤注一擲,大膽解除所有防疫措施,有人歡喜有人愁,300多名頂尖科學家、專家和學者聯署抨擊。他們發表的公開信,也譴責英國未採取足夠行動,協助提高全球疫苗接種率,也加劇英國人受傳染的威脅。
我國每日新增病例已超過6000,這個驚人數據顯示的是一個不斷上升的趨勢。
全球排名第五讓我們有點受寵若驚,其中意義越解讀就越迷惑,當其他國家看到新加坡每日的確診數字,是該對新加坡放心還是不放心呢?
我國的排名曾在去年3月名列世界第一,但此一時,彼一時,全球的抗疫形式有了很大變化,「與冠病共存」已是一條不歸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虎年到來給我們最大的啟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