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國內有個神綜藝
豆瓣都是給9分起
家裝改造還能把人看的飆淚?
簡直又下飯又溫暖

原本我也不明白
去看了幾期徹底被感動了
當看到凌亂蝸居
變為舒適居所的時候
有些人笑容滿溢
有些人感動落淚
原來生活中都有
艱辛,苦澀和不如意
家,卻永遠是心之歸宿
在新加坡我們體會更深
HOME
在新加坡,我想有個家

在新加坡這樣匆忙的城市
家,有不同的意義
對於 單身 的人來說
家是在異國流浪的容身之處
對於 情侶 來說
家是對未來的一種憧憬
對於 小家庭 來說
家是穩定和幸福的來源
有幾位椰友記錄了
自己在新加坡
買房和裝修的全過程
沒有節目中那種改天換地的變化
但是,從無到有
也充滿了幸福和感動
文末有福利
免費領取價值50新幣
NTUC超市代金券
還有網紅家居大牌送
Dyson 吹風機
Le Creuset 琺琅鍋
Delonghi 吐司麵包機


*示意圖
在新加坡買房

在新加坡買房對於
很多椰友來說真的
是一個超級陌生的過程
先總結一些買房心得給大家
二手房
拿到綠卡之後就買了二手組屋
當時沒攢下什麼錢
就海淘了一些家具
刷了一下牆壁就搬家了
總感覺像是將就
裝修風格特別的南洋本地style
也就是沒裝修

*回想起來,特別像我們當時的出租房
只花了不到1萬新幣
做了廚房,地板,和牆壁的
簡單裝修就住進去了
後來我們迎接了小生命
老公也拿到了公民
於是決定換BTO
新房 BTO
新房,怎麼都得好好捯飭
爸媽公婆都說要好好裝修一下
這回不想將就想講究~
2014年底的BTO
2017年中拿到了鑰匙
給大家念叨念叨全過程
在新加坡裝修

組屋篇
我買的是四房式組屋
面積在98平左右
這邊是按平方尺算的~
這是平面圖

看看裝修前是一片凌亂
腦子裡也是漿糊

其實,我們也諮詢了很多人
在新加坡裝修
一般來說分為兩種方式:
1
第一種就是
刷牆+買家具型
這樣的一般都會自己找水電瓦工
然後海淘家具入住

2
至於新移民們多少講究些
如果想做吊頂和結構
或者像我們這樣
不光是貼瓷磚拉電線
想要一次就位的
不想以後改造時花錢花精力
那就要找獨立設計公司




客廳
客廳應該說是最簡單
但是也是整個房子的顏值擔當
像是敲敲打打的活
感覺每一家都乾的差不多

活兒好不好完全看設計理念了
整個房間的布局和配色
窗簾和牆壁顏色調和
比較靠的是設計+軟裝



廚房
廚房也很重要
在新加坡很少煮飯
或者多是小煮
參考了我們家的飲食習慣之後
決定來個大膽的想法

開放式的廚房設計
真的比較明朗和透亮

廚房,大概是我最滿意的設計了
是不是很有呼吸感?


臥室
事前溝通很重要
知道我是一個處女座
設計師就把大衣櫃內色
和床單窗簾都是成套設計的

臥室的主色調是
讓人覺得平靜的白色
渾然一體,引發極度舒適


下面是我這次裝修的一些經驗
和大家分享
經驗一:溝通很重要
我經驗就是前期溝通很重要
一定要表達出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之後也好安排

這時候就顯得
有中國背景的設計公司
方便的地方了
比較好溝通,審美也相近

經驗二:監工頻率
前期溝通妥善了
就不需要每天緊盯著
我大概有時候晚上會去看看
周末的時候待久一點,省心

經驗三:實用性設計
像是客廳,廚房和臥室
還是比較主要的部分
其他部分軟裝就可以了
性價比比較高

但是設計和實用性就很重要
比如玄關這裡
本來想說鋪地墊
但是後來被說服了用瓷磚
事實證明設計師是對的
地墊相比之下
更不容易清理

組屋和公寓裝修起來
就很不一樣了
一起來感受一下
公寓篇
這邊的公寓和國內不太一樣
一般都有基本的裝修
拎包入住的類型

但是,有5個房間的公寓
發揮空間其實還是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