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新加坡稱為淡馬錫,這是爪哇語,意思是海。當時的淡馬錫是個貿易中心,和今天的新加坡相似,不過,到了公元第四世紀末,淡馬錫就摧毀了。
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傳說宣利佛逝帝國的王子尚尼拉烏達瑪,於公元第十一世紀從新發現了這個島.他在登陸時,看到一隻珍奇猛獸,後來得知這是一頭獅子。王子對獅子的雄姿,印象深刻,念念不忘。於是,他把這個島稱為新加坡拉。梵文的意思就是獅(新加)城(坡拉)。
魚尾獅是淡馬錫和現代新加坡的象徵,既強壯有力,又靈巧活潑。獅頭代表一度稱雄於島國的神話猛獸,魚身則象徵淵源久遠,四通八達的新加坡海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