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維」(Dharavi)
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安全距離就跟畫大餅一樣。
水都等不來了,人還能安心守著距離等下去?
更大的困難是,很多家庭都是擠在一幢小房子裡,而每一戶可能都有8到10位家庭成員。

來源:彭博社
擁擠的空間,悶熱的天氣,可能連空氣都要稀薄到令人窒息。更加難以限制人們進行居家不出門。

沒有工作,沒有糧食配給資格
一旦疫情發生在貧民窟,那麼首先可能殺死他們的,不是新冠病毒,而是貧窮。


來源:CGTN
前兩天甚至還有報道,一些貧困的印度人民甚至需要到垃圾堆里找食物。


來源:微博
垃圾填埋場成了救命稻草,會不會覺得很誇張?
可這卻是因疫情而封鎖下的印度,最不誇張的一部分事實。
造成印度很多人掙扎在飢餓邊緣的最主要有兩個原因:
封鎖,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來源。
印度政府制定每人每月5公斤的派糧計劃,但每個邦的執行情況不同,且食物按照配給卡(ration card)發放。

而在達拉維貧民窟,有很多居民都是「外來移民」,在註冊配給卡上有很多問題,而不能註冊也就剝奪了他們領取糧食的權利。
沒有糧食配給卡,沒有辦法領到政府的救濟糧,沒有工作沒有收入。
有個當地人說:「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挺過這段時間。」
而不止是印度,在肯亞內羅畢最大的貧民窟基貝拉內,同樣的情形在上演。
他們說:「殺死我們的將是飢餓,而不是新冠病毒。」

來源:紐約時報
看到上面的情況,再回想一下新加坡現在最大感染群「客工宿舍」。
有人將他們比喻成新加坡的「貧民窟」。
但是不管從哪個方面看,疫情之下全島的客工宿舍都有新加坡當局監管,在改善居住衛生條件後,每天三餐管飽,薪水政府也保證會照發。

來源:bangkok post
別的不說,至少在新加坡的客工,不用為溫飽掙扎在生死線上。
新加坡、中國國旗照亮瑞士雪山
而最近,根據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估計,要通過疫苗或「封城」來遏制新冠病毒,可能需要兩年的時間。

來源:BI
可能在病毒最終得到解決之前,我們可能還要過一段這樣的日常生活:
沒有人群密集的大型活動,比如體育賽事或音樂會等等。
公共場所的安全距離,將會伴隨你搭巴士,乘地鐵,餐館吃飯,店前排隊。
見面戴口罩,肢體接觸仍然不建議。
在家辦公半個月不出門,一出門恍惚新加坡好像「變了」。

來源:the star online
但是如果可以徹底告別疫情,這種「日常生活」睜眼閉眼也就過了......
前兩天,相信有很多小夥伴也有看到這一幕:

來源:瑞士旅遊局
新加坡的國旗就映照在阿爾卑斯山脈中最著名的山峰之一 ,馬特洪峰。

來源:瑞士旅遊局
瑞士旅遊局面簿發文說,新加坡和瑞士有類似的特點,都是不同種族的人在新加坡和睦共處,而且有條有理、乾淨整潔。
李顯龍總理也發文表示:
「新加坡國旗照亮雄偉的馬特洪峰真是一個奇觀……我們和瑞士及所有國家團結一致與疾病鬥爭,就能戰勝它。」

來源:李顯龍總理面簿
此外中國和美國等其他國家的國旗都有映照在山峰上,寓意全球各國一起齊心對抗新冠疫情。

來源:瑞士旅遊局

來源:瑞士旅遊局
而想要全球疫情退散,前提就是各國疫情好轉。雖然新加坡現在疫情嚴峻,但是政府也已經加緊控制,有作為,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一起配合才能度過難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