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雖然小,但卻擁有眾多教學高水平的中小學校。這裡的教育理念不是讓每個學生都變成全才,而是讓他們獨樹一幟,成為最真實的自己。探索其根源,就要從它的教育方式說起。
接下來,這篇文章就將揭秘精英在新加坡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1. 走出舒適區
學校主張並引導學生們通過一系列有趣的任務來磨練他們的演講和寫作技巧,比如從零開始學習開始製作播客並運營他們自己的新聞博客。這些活動就是為了磨鍊學生,促使學生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同時,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接觸現實世界的經驗。此外,學校還會邀請當地的電台以及新聞從業者來到學校向他們傳授經驗,也會帶學生參觀真實的廣播電台,並讓他們體驗這些職業的真實操作。
2. 主張學習多門語言
首先,新加坡實行雙語教學,除了母語課外其他學科都是英文授課。
這樣的教學方式無疑給學生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礎。但是,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深的今天,只會兩種語言似乎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溝通需求,所以新加坡的學校很鼓勵學生修讀學習第三外語。
從中學開始到大學,學生都可以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語言,日語、韓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任你挑,這為培養多語人才創造極佳的教育環境。
3. 非富多彩的課程輔助活動 新加坡的學校都有項目種類繁多的CCA(Co-Curricular Activities)活動。
有些核心課程可能只在學校教授一到兩年,而CCA卻要一直伴隨學生們到畢業。同學們花費很多時間和心血在CCA上,而且從小學到初院,全部有CCA的成績記錄。因為新加坡教育部有嚴格的規定:所有的學校必須開設足夠多的CCA課程!
與中國學校里的一些課外活動或拓展課程、選修課相比,CCA要重要得多,因為這是每個新加坡學生必須參加的課外活動,但是這些課外活動不是單一的,而是非常多元化,它有很多分類的,每個分類之下又有許多不同的活動。
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四個組別,就是體育活動團體、制服團體、表演藝術團體、協會和學會團體。每一組別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教學特色。
不同學校的CCA的內容都不一樣,普通的中小學大概有三十來種,有些初院可能多達七八十種。在新加坡,中學和小學都只上半天課,所以下午有充分的時間參加CCA。

4. 鼓勵學生了解學習交流的藝術
社會發展到現在,藝術早已開始涉及更為廣闊的領域,鼓勵創造力、耐心以及決心的價值,遠遠突破了繪畫、音樂等傳統文化的定義。
交流也不再僅僅是面對面的對話與書信,它還可以是電影,視頻、社交軟體、海報等等全新的視覺傳達手段。
新加坡的一些中學,還鼓勵學生更進一步地在視覺傳達的應用學習課程中學習交流的藝術。
5. 校園文化各異
在新加坡,教育是由國家制定一條宏觀的發展路線,而具體的發展方式還是由每個學校自己決定的,學校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因此對於人才的定義和教育的方式,每個學校自然都是不一樣的,這對於培養獨特的校園文化是很有幫助的。
這種校園文化各異的發展方式對於公平教育也是一種促進。獎學金機制對於所有學生來說就是公平的,無論學生來自什麼階層,只要足夠優秀就有很多機會。
新加坡的教育機會也是均等的,這也是為什麼新加坡的精英們都是畢業於名校的原因。
6. 教師系統必不可少入校實踐的培訓
為了真正將好的教育理念落地,提高教育水平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課程設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是不夠的。而如何選拔、培養和評估優秀的課程實施者同樣關鍵,因為學生是否優秀與教師的素養休戚相關。
新加坡政府每年都會全額資助選拔出的最優秀的學生去美國頂級學校讀書,等他們畢業後回到國立教育學校,經過一定的培訓和實踐之後,進入政府學校,為學校注入新鮮血液。
新加坡深知只有足夠優秀的教師,才能教出足夠優秀的學生,這也是這個小國的教育理念始終保持在世界前沿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新加坡先進的教育理念的具體表現,這些都構成了培養精英的教育環境。新加坡雖小,但人才資源越來越受世界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