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試運營初期,
這批巴士將只收集導航數據,
暫時不開放給公眾搭乘。

圖片來源:Channel NewsAsia
這項無人駕駛接駁巴士的試運營計劃,將使用法國EasyMile公司研發的EX10型電動巴士。這批巴士應用人工智慧等技術,通過軟體系統控制發動機和感應器完成驅動、轉向和停駛,
這些無人巴士最多可以載送15名乘客,將往返於國大肯特崗校園內的王美敬台和商業連路,單程1.6公里。
雖說在試運營初期,巴士暫不載送乘客,但這是新加坡交通業者首次在路況相對複雜的路段,試運營無人駕駛巴士。
同樣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作為新加坡的MIT,
在無人駕駛領域亦是頗有建樹。
作為推出者之一,南大今年上半年便於官網宣布——從今年第四季起,將分階段在校園內推出無人駕駛的自動化巴士服務。

圖片來源:Twitter@NTUsg
這將會是新加坡首個正式投入使用的無人駕駛系統。以便師生和其他訪客往返宿舍、教室和其他校園設施。
而新加坡,
更是決定自2022年起試行無人駕駛!
新加坡政府將在2022年起,於三個鎮試行無人駕駛巴士服務。無人駕駛巴士會以「隨需而至」(on-demand)的方式運作,該鎮亦會有無人駕駛接駁巴士服務,乘客到時可以透過手機招呼無人巴士。

根據陸路交通管理局及交通部的消息,2022年起將於榜鵝、登加,以及裕廊創新區等三個鎮開始引入無人駕駛巴士服務。
無人駕駛巴士將配合一般的公共巴士投入服務,在試行初期只會在交通流量較低的路段行駛,方便居民與上班族往來。
「成為無人駕駛重鎮!」
( ??? 這座島嶼就像是一個活的實驗室 !!! )
其實早在2016年開始,新創公司nuTonomy就開始在新加坡試測試無人駕駛計程車,受邀的用戶可直接透過當地的叫車APP Grab進行預約體驗——這是全球第一個向大眾開放的無人駕駛測試專案。
NuTonomy擁有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團隊背景,專注於研究無人駕駛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nuTonomy
與此同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經開始了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研發。
著名的汽車零件供應商德爾福也宣布,將在新加坡開展無人駕駛汽車的道路測試。

新加坡是典型的「城市國家」,其城市規劃是亞洲乃至全球的典範。這樣可控的道路環境對於正在從「實驗場」走向真實道路的無人駕駛汽車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無人駕駛技術的提升需要有效里程的累積,但肯定不是在擁堵路段。
雖然人口密度比北京要大的多,但新加坡的交通擁擠卻遠沒有前者那麼嚴重。
新加坡推行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RP)已經超過了10年,它透過向行駛在擁堵路段的司機徵收「過路費」來控制車流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堵」手段。
知名的科技網誌與播客engadget這樣評價新加坡:這座島嶼就像是一個活的實驗室,擁有測試各項試新技術的「土壤」。
其實在2014年前,新加坡政府就提出了Smart Nation(智慧國)的規劃,希望透過以信息技術為依託的基礎設施來提升整個國家的競爭力。
遍布城市傳感器將把人、建築和汽車連接在一起,城市數據通過高速網絡會彙集到統一的平台上(Virtual Singapore),透過處理、分析後動態調整基礎設施(例如智慧紅綠燈)。

V2I(Vehicle-to-Infrastructure)是無人駕駛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汽車和基礎設施的「溝通」將能大大提升行駛的效率和安全性,新加坡在這方面顯然走在了最前面。
目前,新加坡政府更預計在未來5年推動兩大發展計劃,投資1.5億新加坡幣(約1.1億美元)發展AI及數據科學,誓言成為亞洲AI先驅,提升新加坡經濟競爭力。
相關閱讀 - 兩項新舉措推動新加坡人工智慧(AI)人才發展!
不可否認,
目前新加坡的智慧技術是走在世界前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