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嚴格的法律制度,犯罪率非常低
學生在校園中也不會遇到校園暴力,安全度很高,這個安全不僅包括公共環境的安全也包括食品安全,新加坡的國土面積有限,所以大部分食品依靠進口,對於進口食品的質量把控是非常嚴格的。

據非政府組織「拯救兒童」發布的最新的年度《兒童終結報告》,新加坡以987的高分超過其他國家,排名第一,與歐洲的斯洛維尼亞齊名。
另外,新加坡是花園城市,綠化面積高,綠植隨處可見,所以不用擔心PM2.5的威脅,還有就是公共資源豐富,包括公共的游泳池,籃球場,運動館等等,這些很適合低齡留學生的成長,就算家長不陪讀也不會存在安全隱患和食品安全等問題。
2. 重視教育的國度,教育水平一流

每年都會投入大量師資,所以教師的水平和質量都可以得到保障。而且,針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學校會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新加坡政府中小學的學生每天是半日制課程,剩下的半天是素質型的課外活動,比如設計與工藝、美術、公民及道德教育、體育,音樂等,幾乎每所學校的課外活動都有幾十種。
可以說,新加坡的教學,真正體現了「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把教學方式落實在「學而時習之」和勞逸結合上,透過這種真正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培養學生獨立的學習精神。

3. 低齡「母子陪讀」簽證
新加坡開放了母子陪讀正常,年齡在16周歲以下,考入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國際生,學生的的母親、奶奶和姥姥都允許陪讀!並且陪讀一年後可以申請工作,一方面可以照顧到孩子,另一方面可以和孩子共同進步。
4. 新加坡雙語教學才是其教育制度的基石
因為新加坡的華人比例是非常大的,有很多的後移民,所以它的官方用語是英語,在整個小學到中學的課程當中,學校的全部課程用英語授課,華文作為第二外語教學。這意味著到新加坡讀中、小學,學生能夠在接受國際化教育的同時又不會遺忘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現在在新加坡的很多國際學校都是開設華文課程,現在是掀起了一股全世界都在學中文的熱潮,如果家長覺得孩子在學校的學習還不夠,那作為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去補充一些中文肯定比補習英文要簡單的多。
5. 新加坡是留學歐美名校的跳板
首先留學歐美國家的所必須具備的第一要素就是語言,國內我們沒有很好的語言環境,即便是國際學校也大部分都是中國學生,是完全做不到講英語的,甚至在一些城市英文的普及程度也是有限的。

所以很多家長選擇新加坡,首先,家長和學生都沒有語言障礙,日常生活當中大家可以用華文交流也可以用英文交流,學校當中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之間基本都是英文,因為同學之間是來自於不同的國家,他們必須要用英文來交流,久而久之的也就形成了習慣。
其次,就是新加坡可以選擇的教育資源很多,可以選擇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以及國際學校,家長可以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等到時機成熟了以後,在中學也好,大學也好,再去申請歐美這樣的大學,就完全解決了家長的這些顧慮,語言障礙清除了,該學習的基礎知識也都很紮實了,可以繼續深造了,那新加坡也就完成了他作為一個留學跳板的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