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這兩周,新加坡冠病累計病例突破10萬起,每日平均新增超過8000起病例,受訪專家預計若繼續出現這樣的走勢,每日確診人數最快會在下周末達到這波疫情的頂峰。

農曆新年這兩周,新加坡冠病累計病例突破10萬起,每日平均新增超過8000起病例。(檔案照)
從大年除夕至2月12日,新加坡13天內累計病例為11萬1745起,平均日增8600多起。單日新增病例更是自疫情暴發以來首次突破一萬起的水平,於2月4日達1萬3208起。
受訪專家當時普遍認為這是因為年節公共假日期間不少診所沒有營業,積壓了許多病例。
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教授2月12日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農曆新年積壓的病例應該都已經清除了,確診病例數目接下來會恢復正常增幅,逐漸走向之前預測的頂峰。一個可靠的指標是核酸檢測(PCR)的呈陽機率。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網站的數據,2021年11月30日至今年2月1日,呈陽機率在12月第二和第三周降至最低點,僅1.3%檢測結果為陽性,當時對應的每日確診人數介於200多至400多起。這個機率之後就持續攀升,2月1日達14.1%,每日新增病例介於4000多至6000多起。
衛生部上個月底預計,下來幾周的確診人數每天可達至少1萬至1萬5000起。在那之後,根據其他國家應對奧密克戎變種毒株的經歷,即每10萬人中約有400人染疫,那新加坡每天估計會增加2萬至2萬5000起新病例。
淡馬亞說:「若如預測,頂峰是2萬至2萬5000起病例,以目前的增幅來看可能下周末就會到達頂峰。不過,我們還需要多了解衛生部使用的計算模式。」
國大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古阿烈(Alex Cook)副教授則認為不容易估計頂峰何時到來。因為確診人數會隨著一些因素波動,例如更多公眾選在周一看診,所以周二的病例通常比較高。
他認為,頂峰可能在接下來幾周出現,不過由於本地的防疫限制較一些國家嚴格,這可能延遲頂峰到來。
建立群體免疫
減緩奧密克戎傳播速度
過去13天累計的11萬1745起病例,約四分之一是通過核酸檢測發現的,四分之三是抗原快速檢測,每周病例增長率介於1.23至2.26。
要減緩奧密克戎毒株的傳播速度,其中一個途徑是建立群體免疫,而要達到群體免疫可通過接種疫苗或受病毒感染來產生抗體。目前本地90%的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種,注射追加劑的有62%。
在自然感染方面,古阿烈說,根據學術定義,要是病毒的基本傳染數達5,那需要有八成的人染疫才能達到群體免疫,若基本傳染數為2,就需50%的人口染疫。
不過,由於新加坡還設有好些防疫措施,因此無從準確推算奧密克戎在自然環境中的基本傳染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