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商業區辦公空間租金在連跌五個季度後止跌回升,今年第二季環比上升至少0.5%。市場分析師認為,市場可能已經見底,接下來租金會隨著經濟復甦而維持漲勢。

第二季環比上漲0.5%
房地產諮詢公司高緯環球(Cushman & Wakefield)提供給《聯合早報》的初步數據顯示,截至昨天,中央商業區的甲級辦公空間月租在第二季環比上漲0.5%至每平方英尺9.60元。這是自2019年第四季以來首次環比回升。
本地辦公空間今年首六個月的凈吸納量(net absorption)上升2萬2000平方英尺,跟去年下半年的萎縮22萬3000平方英尺少形成強烈反差。
高緯環球研究部主管黃顯洋受訪時說:「儘管租金上升,但由於亞非大廈(Afro Asia Building)完工使到凈供應量增加,空置率因此從第一季的4.2%上升到第二季的4.7%。」
他也觀察到,今年6月有大約34萬7000平方英尺的甲級辦公空間被轉租出去,接近第一季的數據。這顯示辦公空間市場已逐漸回穩或已見底。

仲量聯行(JLL)的調查也得出相近的結論,中央商業區甲級辦公空間的租金在第二季環比上升1.2%至每平方英尺9.90元,略高於第一季的9.79元。

仲量聯行新加坡研究與諮詢部主管鄭惠勻指出,第二季租金上漲主要是因為有較多品質更好、更新也更環保的辦公空間租出,符合租戶愈加講究員工整體健康及注重可持續工作環境的趨勢。「我國成功控制冠病疫情,讓新加坡在去年12月28日進入第三階段解封,加上疫苗接種計劃順利,改善了市場情緒,也提振了租戶信心。企業縮小規模的速度放慢,一些企業甚至計劃擴大規模或來新加坡設立辦事處。需求上漲推動第二季的租金上升。」近期的新一波疫情再次凸顯居家辦公的重要性,但鄭惠勻不認為這會打擊辦公租賃市場前景。
辦公室辦公
雖然結合居家及在辦公室工作的新辦公模式,促使租戶謹慎考慮他們辦公空間需求,但即使縮小租用空間,也不會按居家辦公的員工人數計算。因為企業需要提供用於討論、協作和交流等不同空間,同時也要讓個別員工有更大的辦公空間。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副總監何俐慜也有類似觀點。她說:「許多金融公司如星展集團(DBS)和一些美國企業都認為,辦公室對於提高生產力以及員工之間的合作和創新,是必不可少的。
她還說,目前疫苗接種還在初步階段,仍會有部分員工在下半年繼續居家辦公。

仲量聯行的數據也顯示,中央商業區甲級辦公空間月租在2019年第四季創下每平方英尺10.81元的高峰,至今下跌了9.5%。
鄭惠勻認為,若同2008年第二季至2009年第四季環球金融危機期間的56.5%跌幅相比,這可謂小巫見大巫。
隨著全球和新加坡經濟逐漸復甦,她預測中央商業區甲級辦公空間租金預計會在今年下半年繼續上升,全年可增長2%至3%。
何俐慜也認為租金還有增長空間,因為政府沒有在商業區內推出地段,供應量無法快速增加。不過,她沒有提供租金預測,僅表示今年租金可能會稍微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