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亞洲新聞台(CNA)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約80%受訪新加坡國人認為英語測試應該作為新移民的遴選條件之一。
《8視界新聞網》報導,這項由CNA和新傳媒旗下市場研究機構MRC展開的非正式的民意調查(dipstick survey)上個月8日到15日展開,共有500名在新加坡出生的18歲到69歲公民參與。
調查顯示,78%的新加坡人認為新移民能夠用英語交流很重要,而53%新加坡人則表示,如果他們不能用英語交流,應拒絕他們的公民權申請。
至於申請者應該具備何種程度的英語水平,52%的人認為,他們至少應該能夠用英語交談,不需具備閱讀和書寫的能力;41%的人則認為他們應該精通英語,包括口語、閱讀和書寫能力。7%認為他們應該能用流利的英語交談、閱讀和書寫。
也是反對黨領袖的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今年2月底在國會參與預算案辯論時,建議將英語測試作為新移民或永久居民的遴選條件之一。
對此,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回應說,雖然有關當局也會考慮申請者融入新加坡的能力,但當局不會使用入籍測試或面試,因為「所有的測試都有陷阱」。
專家反對將英語測試納入移民要求
南洋理工大學社會學副教授Shannon Ang表示,他不贊成將英語測試列為新移民的遴選條件之一,因為這可能有利於那些擁有更多資源的人。他建議新加坡可以嘗試創造一個環境,讓新移民看到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和價值。
持相同看法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恩賜指出,雖然可以把英語測試設為「常識性水平」,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是,申請者是否表現出融入新加坡社會的一些顯著證據,以及接受新加坡共同的價值觀和精神。
Shannon Ang副教授也表示,在來自印度、馬來西亞和中國的新移民中,中國新移民的英語水平最低,達到61.8%,而中國新移民可能覺得不需要學習另一種新語言,因為他們可以跟大部分新加坡人溝通,但是少數民族就無法跟他們溝通。
「問題不是來自中國的移民因為語言障礙而無法融入新加坡,但他們威脅到我們的多種族包容觀念,而英語是這個觀念的基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