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漲加上戲班人手不足 劇團:農曆七月街戲演出場次比疫前少近一半

成本上漲加上戲班人手不足,受訪劇團表示,今年農曆七月的街戲演出場次大幅減少,比疫情前少了近一半。有劇團為降低成本,選擇主打小型歌仔戲。
每年農曆七月十三和十四,玉珠鳳歌劇團都會在海南山天公壇演出。劇團說今年共接到十幾場邀約,不過舞台規模都變小了,而戲班人數也從20幾個減少到約十人。
玉珠鳳劇團團員雅心表示:「老的演員老了,去世的也去世了,沒有人了,接下來傳承的人也很少了,沒有下一代的人在學了。我們有得做就做,沒有工作就休息。(收入)少了大概30%。」
海南山天公壇總務黃春耀則說:「這個傳統是我小時候已經開始了,進行到現在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了,疫情前的規模會比較大一點,人比較多一點,疫情過後已經縮小一半,因為善信聯絡不到。以前是有觀眾看,後來是做給好兄弟看。」
一名公眾分享:「我想讓他了解我們這裡的傳統,我希望他們能繼續,這樣我們的下一代才能了解我們的傳統。」
為降低成本,新燕玲劇團現在專注於小型歌仔戲。班主說今年共有十幾場中元會演出,比疫情前少了近一半,其中只有一場是大戲。
新燕玲劇團班主魏筱娟表示:「我們做大戲也要那個發電機,發電機也是很貴,大戲也要大的羅厘來載,羅厘最少要200多元,加工人就要300元了。」
老賽桃源潮劇團受詢時則說,今年共接到四場中元會演出,只達到疫情前的約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