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教育強國有為數不少的優秀高校,包括國際學校教學質量頗高,進入國際學校就讀的學生一般都是外交使節子女或者跨國公司在新加坡的代表者,教學環境優越。
01 新加坡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通常是指在國際氛圍的環境中通過傳授IB, AP, Edexcel,CAIE和 IPC等國際中小學課程或者與學校所在國不同的國家課程來促進國際教育的學校。

目前新加坡約有30多間國際學校。其中有的國際學校只提供幼兒園至小學的課程,例如伊頓國際學校湯申校區只提供幼兒園和小學課程。有的只提供中學課程,例如華中國際學校和英華國際學校只提供初高中課程。有些國際學校則提供從幼兒園至高中的所有課程,包括東陵信託、東南亞世界聯合書院、德威、美國、萊仕、澳洲、加拿大、史丹福美國、ISS、XCL和環印國際學校等等。
大多數國際學校最後兩年都開設IB課程,幼兒園至高中前的課程組合則各有所不同。英式國際學校例如德威,萊仕,Dover Court等國際學校在高中前提供英國國家課程,在最後兩年學IB課程。有的學校則是純IB學校,從幼兒園至高中都學IB課程,包括IBPYP,IBMYP和IBDP。也有少數國際學校在高中最後兩年提供AP、A水準或其它國家課程,例如美國,東陵信託和環印等國際學校。

在新加坡,很多私立學校也提供IGCSE,GCE A水準和IBDP等國際文憑課程,有些學校名是以國際學校international school或international college等名稱結尾,會讓人誤以為是國際學校。有些真正的國際學校校名又不是以國際學校名稱結尾的,例如Dulwich College, North London Collegiate School, Overseas Family School,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chool,Brighton College等。那怎樣來區分是否是真正的國際學校呢?
02 區分國際學校
1、根據學校的硬體設施和學費來判斷
設有游泳池、體育場,大多為國際學校。國際學校每年學費約為3-5萬新幣,除學費較高外,部分學校還收取英文輔助課費。需按年繳納設施費和發展費,必須為國際學校。泳池、運動場、體育館和圖書館在大多數中游國際學校中都是標準配置。
因為他們以招收為主,占比大概在50%以上,主要開設初中和高中課程。其他學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居多,越南、韓國、日本、中國等。

2、根據外國學生國籍組成和比例來判斷
大的國際學校學生的國籍超過100個,小的也有幾十個。通常歐美國際學生占多數,中國學生占少數的學校都是國際學校。例如德威英國學生占比43%,中國學生6%。澳洲國際學校的澳洲學生占比51%,中國學生占比11%。萊仕國際學校提供英式教育,英國學生占比最高為20%, 澳洲11%,中國10%,印度7%,美國5%,日本5%,韓國4%,紐西蘭4%,新加坡3.6%,馬來西亞3%,丹麥1%,法國1%,義大利1%,俄羅斯1%,西班牙1%,瑞典1%,印度尼西亞1%,加拿大1&,菲律賓1%,南非1%,其他國家都是少過1%。

3、通過新加坡留學機構或本地朋友來了解判斷
如果想加深對新加坡學校的了解,可以通過新加坡當地留學機構,或者向和已經在新加坡留學的同學、親戚、朋友了解情況。
4、根據是否可以陪讀來判斷
幼兒園階段不分學校,都能陪讀。在中小學階段,能申請學生簽證並可以申請陪讀的私立學校只有兩間,分別是聖法St Francis Methodist School和三育 Sanyu Adventist School。其它能陪讀的學校都是國際學校。
5、根據學生簽證長度來判斷
私立學校學生簽證一般為一年簽證,個別課程為兩年簽證。國際學校學生簽證給予達到某個課程的終點。比如,進入國際學校小一學習的學生簽證將給予六年,直至小學課程完成。
6、最準確的方法是根據移民廳網站申請學生簽證的學校類別判斷
新加坡教育部對各類學校主要劃分為五類,分別包括私立學校Privat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EI),幼兒園Kindergartens (KID),外國系統學校Foreign System School (FSS),工藝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TE),政府學校Government School (GOV)。在申請學生簽證時,這些分類也會體現在移民廳的網站上。

遞交學生簽證時,要通過FSS學校系統遞交的就一定是國際學校。學生簽證獲批時,學生申請號的前三個字母顯示了學校類型。例如國際學校是FSS,政府學校則是GOV。
03
新加坡國際學校推薦
1、本地源流國際學校
這類學校會讓家長及孩子有一種自己選擇的是新加坡本土學校的錯覺!
因為他們以招收為主,占比大概在50%以上,主要開設初中和高中課程。其他學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居多,越南、韓國、日本、中國等。
①英華學校國際部 ACS (International), Singapore)
②華中國際學校(Hwa Chong International School)
③聖若瑟書院{St. Joseph’s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2、外國源流國際學校
這類國際學校一般擁有擁有權威的國際學校認證機構的資質認證。這些權威的機構包括:CIS、AdvancED、MSA、NEASC、WASC、BSO和COBIS等。
第一梯隊:
UWC東南亞世界聯合書院
德威國際學校
東陵信託國際學校
美國國際學校等
第二梯隊
加拿大國際學校
澳洲國際學校
美國史丹福國際學校
萊仕國際學校
新加坡國際學校
海外家庭國際學校等
3、特定語言或宗教的國際學校
①唯一一所培養歐洲語言、文化和傳統的國際學校——新加坡德國歐洲國際學校;
②從幼兒園到高中都遵循法國教育部的法國課程設置的國際學校——新加坡法語國際學校;
③學生基本都是基督徒的國際學校——新加坡國際社區學校;
04 學校推薦
1、新加坡華中國際學校(HCIS)
2022年11月最新IB大考成績
考生人數:148
IB平均分:38.6分
IB通過率:100%
IB高分: 44~45(15人)
40分以上:49.7%
課程體系:IB課程,英國課程體系
華中國際學校(HCIS)在新加坡教育部和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支持下,於2005年成立。華中國際學校的成立為新加坡教育體系添加了嶄新的一頁,也為莘莘學子提供了另一個高品質教育和連接國際的新軌道。 作為新加坡一所本地國際學校,華中國際學校半數學生來自新加坡,而其他則來自於海外超過20個國家是新加坡久負盛名的華中校群成員之一。
華中國際學校(HCIS)的大學預科畢業生都成功被國際知名大學錄取,並且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人。華中國際學校(HCIS)講究學生們學術與非學術表現,有機會通過課外活動、戶外學習、發揮所常,施展才華,讓學生投入到各種比賽利於他們認識自身的潛力,並在相關領域做出卓越的成績。
華中國際學校(HCIS)學校提供6年的綜合課程,並以第6學年的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考試(IBDP)為終極目標。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果,根據個人的潛力和準備情況,最大限度地利用IB學習經驗,是學校的最大目標。在第三學年期末前,想以其他方式以與其他教育系統相連的同學可選擇第四學年劍橋國際中學會考。

2、新加坡英華國際學校(ACS)
2022年11月IB大考成績
IB平均分:38.04分
IB通過率:100%
IB高分: 93.6%的學生得分高於30.91的世界平均分
40分以上:44.77%
課程體系:IB課程,英國課程體系
英華國際學校(ACS International)成立於2005年,由新加坡衛理公會教堂所擁有,也是新加坡英華學校(ACS)旗下6所學校之一,其餘5所包含ACS Junior ,ACS Primary, ACS Barker Road,ACJC(Anglo-Chinese Junior College),ACS Independent。英華學校有著悠久的歷史,首所學校創辦於1886年。所有的ACS學校都秉承ACS的傳統,培養出了全國許多傑出的領導人,企業家和運動員。
每個學年分為上下半年,4個學期,每年的1月開學,7月為下半學年開始。目前,英華(國際)除了新加坡本地學生之外,還有來自30多個國家/地區的國際學生,學校擁有多元化的文化,並在整個學校社區中培養了學生的全球意識。學校還配用強大的硬體設施,滿足學生學習以及課外活動的需要,包括大禮堂,科學實驗室,音樂中心,計算機實驗室,圖書館,劇院,體育館和運動場。
3、德威國際學校(新加坡)
2022年5月IB大考成績
IB平均分:38.9分
IB通過率:100%
IB最高分:45分(3人)
40分以上:48%
課程體系:IB課程,英國課程體系
德威國際學校(新加坡)(Dulwich College (Singapore),簡稱德威新加坡)是德威國際教育集團旗下的7所德威國際學校之一。斥資超過4億元興建的德威新加坡校園於2014年開放,坐落在武吉巴督(Bukit Batok),占地5公頃。目前約有2600多名來自40多個國家的學生在讀,英國學生占比42-43%,澳洲18%,中國5%,美國5%。學校設施包括三個圖書館,表演藝術中心,三個游泳池,運動場,屋頂花園,體育館,IT實驗室和三個餐廳等。
德威國際學校在學術上採用了經過改進的英國課程大綱,提供了2至18歲的一體化教育。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學院遵循國際需求予以強化的英格蘭及威爾斯國家課程。在中學階段,學生在9-11年級學習劍橋國際中學教育普通證書(IGSCE)課程,在12和13年級學習國際大學預科文憑(IBDP)課程。同時,學校非常重視中文教學,為給學生們奠定良好的中文基礎。2歲至7歲的學生將接受全面的英語和中文雙語教學,課堂上同時有英文和中文老師進行教學。升入小學後,學生每天會上一個小時的中文課,中學階段的學生在專業課上可選擇是否繼續修讀華文,為之後的考試做好準備。該校與世界各分校區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以發展學生全球視野為目標,讓他們更有優勢迎接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