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將於下月22日至23日舉辦白宮氣候峰會。據悉,此次峰會將邀請40個國家的領導人,其中包括俄羅斯總統普京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應邀在列。
對此,新加坡外交部發文表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需要全球協調一致,共同持續應對,而作為一個島國,新加坡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拜登將舉辦全球氣候峰會
此外,新加坡外交部指出,新加坡對美國帶頭召開此次首腦會議表示歡迎,並指出這場峰會將是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辦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前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於1992年5月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通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期間開放供簽署,並於1994年3月21日生效。該公約締約方自1995年起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以評估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
新加坡政府減少碳排放的措施
作為一個島國,氣候變化對新加坡有著重要的影響。而新加坡政府也是在積極採取措施減少碳排放,以此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據悉,新加坡政府曾承諾在2030年左右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控制在6500萬公噸的頂峰水平,並在2050年之前降到3300萬公噸。
此外,新加坡也計劃在本世紀下半葉,儘快實現凈零排放,也就是溫室氣體的排放和清除量達到平衡。
對交通車輛的管控
在交通方面,新加坡的車輛數目是根據實際道路空間擬定的,同時還實施了公路電子收費系統,以控制車輛數目並減少交通堵塞,這些都有助於減少碳排放量。

聯合國氣候峰會
此外,新加坡還將推出新的車輛排碳量稅務計劃,即購買低排碳量的新車將享有稅務優惠,而碳排放量高的新車則必須支付額外的費用,以此鼓勵公眾購買低排碳量汽車。
與國際社會展開合作
新加坡將與國際社會合作建立碳市場和區域電網。建立良好監管下的碳市場將使新加坡可以選擇購買碳信用額以抵消其排放,而區域電網將使新加坡能夠利用目前尚不可用的風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也撥款4900萬新元資助低碳替代能源的研究,包括氫氣的使用。要達至碳零排放的目標,不僅是從減少碳排放量著手,而且也可通過碳捕集、利用以及封存技術,以降低大氣含碳量。
對日常生活的改善
在家居方面,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了強制性能源標籤計劃,以幫助消費者掌握冰箱和冷氣機的用電量。新加坡政府對於新的建築也要求必須達到環保標準,目前新加坡已經有1000棟建築物獲得綠色標識。
對溫室氣體徵收碳稅
新加坡政府考慮對六種溫室氣體徵收碳稅,碳稅率是每噸溫室氣體10新元至20新元,徵收對象主要是上游的碳排放大戶如發電廠、煉油廠、半導體公司等,而不是電力消費者。
徵收碳稅旨在提高石化能源的環境成本,拉近石化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差距,進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吸引力。
積極發展新能源
據了解,新加坡政府十分注重對於太陽能的使用。新加坡政府曾定下目標,將在2030年時能把太陽能容量提高至2千兆峰瓦。
據悉,新加坡政府的近期目標,是要在2025年將太陽能容量達到1.5千兆峰瓦。而1.5千兆峰瓦約等於到時新加坡總用電需求的2%,足夠供電給26萬戶家庭。

此外,新加坡政府將在未來五年撥款4900萬新元,支持低碳能源方案的研發和示範項目,包括開發氫氣能源技術,以及收集、利用和儲存碳的技術。
新加坡政府的目標是讓這類低碳能源方案更快成為技術和經濟上都可行的科技,以減低的碳排放量,尤其是在碳排放密集的能源和工業領域。
積極發展公共運輸
新加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公共運輸的發展,改善出行體驗,同時保證城市交通的建設資金,促進公共運輸發展。首先,政府加大對公共運輸基礎設施的投資。
其次,建立擁車證和稅費制度。自2009年起,新加坡政府就通過擁車證制度,逐步削減車輛年增長率。新加坡政府宣布,新加坡汽車的年增長率未來計劃削減至零。
新加坡還通過稅費調節車輛的使用,包括擁車費、註冊費、轉讓費、進口稅、路稅和燃油稅等。嚴格的稅費政策減緩了車輛的增長,同時稅費為城市公共運輸建設和管理等提供了資金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