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峇魯社區綠化發展計劃初步落實後,不少商販反映由於附近停車位減少、道路變窄造成交通不暢等因素,導致生意銳減。
由中峇魯路駛進成保路(Seng Poh Road)方向,此前直行與轉彎的兩條車道改並成一條車道。這條約50米長的單行道路段車速較為緩慢,且常有行人橫穿馬路的情況出現。附近商販透露,由於路窄,加上許多司機不知道改道,前天(4月2日)上午這裡曾發生交通堵塞。
水果攤攤主賴容周(64歲)說:「原來駕車走錯路可以從英雲街(Eng Hoon Street)轉回來。現在找不到車位或者走錯路,從林烈街(Lim Liak Street)轉出去就轉不回來了。」
他表示,本周末生意下降了約三成。因為改道後英雲街禁止車輛通行,有不少原本前來中峇魯市場採購或用餐的公眾在找車位時無法經英雲街調頭,就駛離了中峇魯。
據記者上午9時左右走訪觀察,不僅成保路道路兩旁的車位已停滿,中峇魯市場對面成保巷(Seng Poh Lane)內的停車場也一位難求,而稍遠的茂源台(Moh Guan Terrace)停車場八九成的車位也已停滿。
經營服裝攤位的林女士(65歲)表示,原本中峇魯市場路旁有很多停車位,每輛停留時間都不長,平均每小時就能換一批客人,如今受停車影響,無形中少了不少的客流。
她說:「車停在路旁,顧客買了東西就可以直接拿到車上,現在要提很多東西走很遠,下雨或出太陽都不方便,顧客也就不願意來了。」
陸交局此前受詢時表示,共有45個停車位和12個摩托車車位被移除。
移除車位總數量其實並不多
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和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今早走訪中峇魯市場了解商戶反饋時表示,移除的車位總數量其實並不多,且附近仍有設多處停車場,或許是由於多數公眾不了解具體位置和當前道路規劃,造成了交通擁堵現象。
李女士(68歲,退休)今早和丈夫來用餐,將車停在成保巷內。她對改道表示理解,但因為要走更遠的路程,也感到不便。
她說:「來這裡的很多都是樂齡人士,還有人是坐輪椅的。我們年紀大了腳不好,要提很多東西走遠路就比較辛苦。」
此外,公眾和商戶也反映,已遷至林烈街的德士站位置較偏且有多節台階,對行動不便的樂齡人士來說非常不便。據觀察,多數公眾仍選擇在原成保路的德士站上下車。
中峇魯市場小販聯誼會主席盧德盛受訪時表示,該項目對二樓熟食中心的商販影響並不大,卸貨區域未受到影響。他說:「因為路剛剛改,很多顧客還不熟悉,相信影響只是暫時的。」
在試行期間,陸交局會徵詢社區的意見。目前中峇魯市場周邊多處設有指示牌與橫幅,來解釋此次社區綠化發展計劃,公眾可通過指示牌上的二維碼填寫反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