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愛情騙局五年來首次下滑,然而今年上半年仍有280起案例,涉及金額達1200萬元。(示範圖)
已婚婦「精神出軌」,誤墜愛情騙局險破財!一名已婚婦女通過面簿認識愛情騙子,對方聲稱要送厚禮給她,但包裹被扣留在關卡,須分別支付2000多元和5000多元行政費。所幸朋友及時點醒,婦女才發現有詐,及時報警取回被騙款項。
不願透露真名的受害婦女愛麗絲(48歲,行政人員)。她接受電訪時表示,2017年12月,一名自稱經商、住加拿大的華族男子通過面簿向她發送交友請求。
她說,對方大概40多歲,兩人通過面簿私訊聊了一陣後,對方就向她索取電話號碼,並通過Whatsapp聊天。兩人談話投機,可說情投意合,儘管素未謀面,卻還是發展到了「情侶」關係。直到今年3月,男子向她索取住家地址,聲稱要寄包裹給她。
幾天後,她接到自稱是快遞公司代理的男子的電話,對方表示包裹在關卡被扣,她得繳付2000多元關稅才能領取包裹。
同一天,騙子聯絡愛麗絲,聲稱確實寄出包裹,並附上一張裝了首飾、手提電腦、手機、平板電腦以及2萬5000美元現金的箱子給她。
愛麗絲信以為真,立即匯款給「快遞公司」。豈料隔天「快遞公司」又來電錶示,包裹有重要證件須要申報,她必須支付5000多元的行政費,愛麗絲於是從她與母親的聯名戶頭轉帳給對方。
幾個星期後,「快遞公司代理」要她三度付費,款額更高達2萬6700元。愛麗絲自此開始起疑,把事情告訴朋友,之後在朋友的勸說下報警。
愛麗絲已婚,有兩名孩子,丈夫至今依然不知情。
幸運的是,她及時報警,最後在商業事務局早前成立的跨國商業罪案特別工作組的協助下,取回被騙款項。
根據《刑事法典》,任何人一旦欺騙罪名成立,可被判最高10年監禁,也可能被罰款。
完整報道,請翻閱2018年9月11日《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