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綜合電)借新加坡人的名字買有地住宅被判罰款的中國富商詹國團,早年是江湖游醫,後發跡成為「莆田系」醫幫四大家族之一。這些「莆田系」家族曾被指掌控中國80%的民營醫療份額,還不時鬧出醫療風波。
《聯合早報》日前報道,也是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詹國團(59歲),因讓兩名公民先後代買總值600多萬新元的私宅,打算拆除房屋後改建公寓出售而觸法。他2017年棄保潛逃,今年入境落網後,被控牴觸一項刑事訴訟法令和三項住宅房地產法令的罪名。法庭星期四(4月18日)開出4萬5000元罰金。

中國「莆田系」醫幫主要人物詹國團。
相關新聞:托獅城人代買3棟住宅 中國富商詹國團潛逃被捉
綜合資料,於1964年在福建莆田出生的詹國團,原來是在中國引起不小爭議的「莆田系」醫幫代表人物,被當地人稱為「幫主」。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封面新聞》2016年報道,詹國團15歲跟隨「莆田系祖師爺」陳德良一行從莆田東莊鎮到外游醫,在電線桿上貼廣告治性病起家,逐漸累積資本。當年中國不少醫院產能下降,他們靠著衛生工作協會證件,開始在旅館治療性病。
上世紀90年代,詹國團等「莆田系」通過在公立醫院承包科室,與醫院合作購買設備,收穫不錯分成。有報道指出,「莆田系」投錢打廣告宣傳,還往上游發展,以遠高於市場均價的價格銷售醫療產品。
「莆田系」四大家族 詹氏團勢力排首位
陳德良1997年隱退後,跟著他的詹國團、鄰居陳金秀、鎮黨委書記的兒子林志忠,以及徒孫黃德峰,成為「莆田系」醫幫的四大家族,據悉掌控中國八成的民營醫療份額。詹氏家族勢力排在首位,中國名為「瑪麗醫院」「瑪利亞婦產醫院」大致都出自詹氏。
上海報業集團財經商業新聞媒體《介面新聞》2019年報道,1998年一種名為「淋必治」的假藥橫行,讓患者付高價治病,而投資人皆來自莆田東莊鎮。中國衛生部要求全國整改,取締各地的游醫機構後,詹國團被指在1999年避走海外。
2003年詹國團返回中國,開辦新安國際醫院,於2009年對外營業,是當地政府批准設立的首家民營綜合國際醫院,成為當地的三甲醫院。
根據《聯合早報》取得的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記錄,詹國團2004年起陸續在新加坡擔任四家公司的董事,目前兩家已註銷,包括Alphaland國際有限公司、新加坡華康醫療投資集團、國際醫療產業管理集團新加坡有限公司、新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2016年,21歲西安大學生魏則西因患上罕見病滑膜肉瘤,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排名前列的武警二院醫治,花費20多萬元卻在家中不治,引起廣泛關注。武警二院之後被人查出與「莆田系」公司有關,《聯合早報》當年發現至少兩家「莆田系」公司在新加坡註冊,其中華康醫療投資集團並未在註冊地址有運營的跡象。
ACRA記錄顯示,詹國團曾在華康醫療投資集團擔任董事、秘書和股東。
報道稱,詹國團在中國擁有上百家公司的股份,也在印度尼西亞、寮國和泰國經營鋼鐵生意,年收入據報700萬新元。
文/圖: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