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中國企業來說,走向資本市場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無論是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還是為了解決資金缺口的瓶頸,上市都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機遇和。

那麼,新加坡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有什麼區別呢?哪個更適合中國企業的需求呢?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交易所概況
在亞洲,新加坡交易所(SGX)和香港交易所(HKEX)都是最受歡迎的上市選擇,這兩個地區具有成熟的資本市場和國際化的金融環境,吸引了大量的中國企業選擇在這裡上市。
新加坡交易所

圖源:雅虎
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簡稱SGX)是新加坡的主要證券市場交易所,也是亞太地區首家集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於一體的企業股份制交易所,它的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新加坡證券交易所,1999年與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合併後,發展成為現在的新加坡交易所SGX。作為亞洲最重要的金融交易所之一,SGX也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交易所之一,2000年成為亞太地區首家通過公開募股和私募配售方式上市的交易所。
產品多樣化
SGX的業務範圍涵蓋了證券市場、衍生品市場和固定收益市場,為亞洲最國際化的多資產交易所。它提供上市、交易、結算、託管、存儲和數據服務,並提供了多種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股票、債券、衍生品、指數產品、外匯交易等。
SGX採用先進的交易和清算系統,確保交易的高效和安全進行,也是亞洲第一家實現全電子化、無場內交易的證券交易所。
國際化市場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對SGX進行監管,確保交易所的合規性和透明度,提高了投資者信心。SGX採用國際標準的披露標準和公司治理政策,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和投資者。
約40%的上市公司和超過80%的上市債券來自新加坡以外,使其成為一個跨國和多元化的交易所。SGX還為中國、印度、日本和東協的基準股票指數提供了全球流動性最佳的離岸市場。
交易規則靈活
SGX的交易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點至下午5點(新加坡時間),並提供了夜間交易,以滿足全球投資者的需求。它擁有一系列市場指數,其中最著名的是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STI),它包含了新加坡30家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新加坡交易所(SGX)設有三個證券交易板塊,包括主板、凱利板以及GlobalQuote、交易所買賣基金和結構性認股權證等。其中,主板是SGX的主要交易板塊,成交金額占比高達87%。主板上市的主要企業包括三大銀行股之一的星展銀行DBS Group (DBS.SG)、怡和控股Jardine Matheson (JMH.SG.SG)、凱德投資Capitaland Investment (CLI.SG)、新電信Singtel (SGT.SG) 以及40多隻房托和物業基金。
凱利板,類似於香港的創業板,於2007年12月7日成立,主要參照英國AIM市場的模式構建,該板塊專門為本地和國際的成長型公司,以及首次上市或通過反向收購實現上市的企業而設。凱利板的企業由全面保薦人提出和直接監督,而這些保薦人則由新交所授權和監管。值得注意的是,新交所並未為凱利板設定量化的准入門檻。
總的來說,SGX在維護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並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安全、透明且具有競爭力的交易環境。
香港交易所

圖源:雅虎
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 Limited,簡稱HKEX或港交所)是全球主要的交易所之一,也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港交所的營運範圍涵蓋香港和英國倫敦,旗下成員包括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SEHK)、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HKFE)、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HKSCC)、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SEOCH)和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HKCC)。此外,港交所還擁有基本金屬市場——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產品多元
港交所提供股票、債券、基金、衍生品、大宗商品等多種產品的上市、交易和結算服務,是全球最活躍的上市市場之一,中國內地企業的首選上市地點。
交易規則
港交所的交易時間為周一至周五的上市9:30-12:00,午市13:00-16:00,此外,還有一個早盤交易時段,即上午9:00至9:30的集合競價時段,周六、日及香港公眾假期休市不交易。
港交所提供各類市場數據和參考價格產品,包括在岸及離岸中國股票指數、人民幣匯率基準指數、全球基本金屬市場參考價格等。
港交所自 2006 年起每年分紅,累計實施現金分紅 14 次,總金額達 740.7 億港元,平均分紅率達 87.6%。
港交所近幾年的年報中,一直在強調「連接中國與世界」,與大陸市場的連接,讓全球投資者通過香港進入中國,讓中國投資者通過港交所投資世界,顯然是一個很大、很好的生意。
主板上市要求
新交所和港交所的主板都適合發展成熟的企業上市,但是它們的上市要求有所不同,以下是兩個交易所主板的主要上市要求的對比:

從上表可以看出,新交所主板的上市要求相對較低,尤其是對於市值和利潤的要求,這對於一些規模較小或成長性較強的企業來說,更具有吸引力。
另外,新交所主板還提供了直接上市框架,讓在中國註冊成立的公司可以在中國證監會的支持下,直接在新交所主板上市,無需在新加坡設立中間控股公司,這也為中國企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靈活性。
中國企業赴新加坡主板直接框架

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新交所向符合新加坡監管和治理水平的中國公司敞開大門,讓它們能夠接觸到全球的投資者。在中國證監會的協助下,中國境內註冊的公司現在可以根據直接上市框架申請在新交所主板直接上市。
主板上市的主要要求
『申請提交』:潛在上市公司需向中國證監會和SGX提交上市申請。
『合規性』:申請公司必須遵守中國的所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新加坡和新交所的所有監管規則和標準。
『審核與許可』:中國證監會負責審查上市申請,並在許可後發放行政許可批文。
『上市資格』:一旦獲得行政許可批文並通過審核,SGX將授予公司上市資格。
『財務審計』:申請公司的財務報表必須經過註冊會計師按照《新加坡審計準則》、《國際審計準則》或美國公認審計準則進行審計。
主板上市費用和稅收
SGX的上市費用體系旨在確保為發行人提供一個公平且透明的費用結構,以下是關於SGX上市費用的詳細解析:
初次上市費用
當發行人首次被批准在SGX主板上市時,或發行新的證券類別上市時,需要支付初始上市費。
對於主板上市的股票類證券,初始上市費介於10萬至20萬新元之間,按入場市值的每百萬新元計算,每百萬新元收取100新元。
主板上市申請的固定不可退還處理費為2萬新元。
上市年費
每類上市證券的發行人需支付年度上市費,主板上市的股票類證券年費介於3萬5000至15萬新元之間,按市值的每百萬新元計算,每百萬新元收取30新元。
年費每年1月和7月雙季度結算,或按SGX規定的其他結算周期結算。若發行人撤市,將按比例退還未到期年費。
新增上市費用
若發行人增發已上市的股票,需支付新增上市費,介於3萬至20萬新元之間,按增發股票市值每百萬新元計算,每百萬新元收取100新元。
因公司行為(如股份分拆、整合、紅利股或減資)引起的增發無需支付新增上市費。
員工認股權行使引起的增發免收上市費。
轉股或以股代息引起的增發上市費介於3萬至20萬新元之間,按年內增發股票市值每百萬新元計算。
手續費
SGX對文件處理收取不可退還手續費,金額介於3000至8000新元,取決於文件性質和複雜性。
通函修訂不超過十項或五頁時,手續費為6000新加坡元,超過此範圍,費用將增加;反向收購的手續費為2萬新元,不隨修訂次數變化。
這些費用的設定旨在確保SGX為發行人提供高效、透明的上市服務,同時維護市場的健康運作。發行人在申請上市時應仔細考慮這些費用,以確保其上市決策的經濟可行性。
交易所稅收政策

除了上市費用,稅收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同的交易所和國家有不同的稅收政策,對於上市公司的利潤、股息、資本利得等都有不同的稅率和規定。
新交所
新加坡是一個低稅收的國家,對於上市公司的利潤,只需繳納17%的所得稅,而且有一系列的減免和優惠政策,例如前10萬新元的利潤免稅,10萬新元至20萬新元的利潤享受50%的減免,20萬新元以上的利潤享受25%的減免等。
對於上市公司的股息和資本利得,新加坡沒有徵收任何稅收,也就是說,股東可以免稅收取股息和出售股票的收益,此外,新加坡還與多個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可以減少跨境交易的稅收負擔。
港交所
香港也是一個低稅收的國家,對於上市公司的利潤,只需繳納16.5%的所得稅,而且只對香港境內的利潤徵稅,香港境外的利潤免稅。對於上市公司的股息和資本利得,香港也沒有徵收任何稅收,股東也可以免稅收取股息和出售股票的收益。
從上述對比可以看出,新交所和港交所在上市費用和稅收方面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具體要根據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和預期效益進行權衡和選擇。
綜上所述,新交所和港交所都是亞洲最重要的交易所之一,它們各有各的優勢和特色,適合不同類型和階段的中國企業上市。新交所主板上市要求相對較低,更適合規模相對較小或成長性較強的企業,也更便利和靈活。中國企業在選擇上市地點時,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和目標,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