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馬新捷運預計在2026年12月底通車,車票價格在坊間掀熱議,受訪交通專家認為,票價預計將高於地不佬短程火車票,即超過5新元。
馬新兩國交通部長昨日透露,馬新捷運票價將由馬新捷運營運公司根據需求和現有的交通系統來決定,並在接近完成工程前公布。
馬來西亞交通部長陸兆福認為,票價必須有吸引力及具競爭力,確保兩國公民及乘客都能享受舒適的跨境旅程。
根據《新明日報》線上調查顯示,約七成受訪者希望馬新捷運票價少於5新元。
該報是透過社群媒體平台instagram發起線上調查,約180名受訪者中,有123人(69%)認為馬新捷運車票票價不應超過5新元,22%認為5新元至6新元是可接受範圍,7%則可接受6新元至10新元的價位,僅有3%的人接受馬新捷運車票的價格超過10新元。
新加坡社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黎華德及馬來西亞城市土地運用及交通規劃專家吳木炎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一致認為,馬新捷運車票相信會比地不佬火車票價要高 。

黎華德認為,需要考慮的因素有許多,包括新馬出發地的價格區分、單雙程和月票價格、日間和晚間價格、以及雖然可持續商業考慮是重要的,但同時也要考慮票價 是用於覆蓋營運成本,或用於覆蓋建築和資產成本。
他分析,如果業者面臨車票收入不足以涵蓋營運成本的情況,6令吉(1.72新元)票價很可能無法達到永續商業模式。
不過,他認為這一切可能言之過早,地鐵業者或給出其他票價定價方式,如企業通行票或休閒票等。
「業者需要在成本回收、市場情況以及需求之間做出平衡。」
吳木炎受訪時則強調,馬新捷運旨在刺激雙邊的商業和人流互動,這些無形中的利益是很難被量化的,因此雙方政府相信仍會給予津貼,以確保票價的可負擔性。
「大眾運輸很難用商業營利作為票價的基礎,一般政府會給出高額津貼。相比地不佬火車,馬新捷運是全新的概念,同時它的成本非常高。但作為社會服務的一種,它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吳木炎認為,馬新捷運車票價格不會以投資項目的成本來計算,上限的基準是介於它的收入,能夠維持捷運保養、行駛操作和人工資源方面的數目,達到可持續性的長期發展模式。
黎華德則認為,馬新捷運營運公司很可能不會只以單程或雙城車票來售票或計算車資。經常往返馬新兩國的通勤者或也可以月票形式獲得車資優惠。
「畢竟興建馬新捷運本就是為來往馬新的大眾尤其是上班族帶來便利。或也會有僱主為津貼往返馬新的員工而像運營公司訂購折扣車票等。乘客人數高,運營公司也更易回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