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障食水供應方面 面臨更大成本壓力

我國在保障食水供應方面,正面對越來越大的成本壓力。公用事業局說過去六年來,能源和建築成本都上漲了至少35%,嚴重衝擊我國建造中的污水再循環系統工程。深隧道陰溝系統第二階段工程的建造費已飆漲到65億新元,比第一階段高出一倍。
大士供水回收廠預計在2026年啟用,協助應付我國家庭和工業用水需求。這裡是我國深隧道陰溝系統的重要部分,陰溝系統完成後將用於把全島的污水集中輸送到水供回收廠凈化。如今工程正面臨建築費超出預算的問題。
南洋理工大學南洋環境與水源研究院院長,斯奈德教授說:「運作的費用會隨著能源的價格波動,原材料如鋼鐵和水泥的價格也會帶來影響。當然還包括人工成本。所以要從長遠來估算確切的費用非常困難。」
公用事業局表示,能源、化學原料和建築費用,分別都起了至少三分之一。第二階段的隧道建設工程費用也因此比第一階段高出了一倍。
另外,用水需求增加也帶來成本壓力。隨著人口和工業需求的增長,我國的用水需求未來40年預計會翻一倍。
學者認為儘可能增加廢水回收的次數是關鍵,也能確保我國的水供更具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