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信安金融集團以及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近日發布2023年《全球普惠金融指數》研究結果。新加坡連續第二年在《全球普惠金融指數》(Global Financial Inclusion Index)高居榜首,是最具金融包容性的市場,綜合得分達73.9。香港和瑞士分別以71.1分和68.4分,躍居第二和第三,它們去年排第四和第八;美國從去年的第二位下滑至第四,掉出前三甲,得分微降至66.2。
新加坡的綜合得分從去年的68.85顯著增加,成功蟬聯第一。這是因為,新加坡所有的金融包容性支柱(政府、僱主和金融體系)都改善;尤其是僱主支持方面,排名大躍進了12個位次,去年排第14,今年跳升至第二。新加坡在政府和金融體系支持的排名,今年繼續高居第一和第三。

長期以來,普惠金融一直是新加坡追求其亞洲領先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優先要務。政府官員和銀行為促進金融包容性所採取的行動得到了僱主的大力支持。新加坡在僱主支持方面取得的進展表明,面對高通脹帶來的挑戰以及由此對生活成本造成的影響,新加坡企業對工人作出了堅定的承諾。
聯合國將金融包容性視為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也是它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組成部分。投資者可以通過各個市場在不同範疇的表現,獲得該市場經濟韌性的見解,判斷哪些市場準備加速發展資本和財富市場。分析金融包容性也能讓投資者了解哪些市場更能有效管理風險和承受未來的經濟衝擊。

新加坡名列前茅主要是因為三大分析範疇中,在政府扶持和金融系統扶持方面成績斐然,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三。政府扶持評估政府促進金融包容性的程度,當中包括評估存款保險計劃的覆蓋面,以及保護消費者的範圍等。金融系統扶持審查對各類金融產品和服務,包括分析實時付款、金融科技開發、獲取信貸和使用銀行戶頭的便利,以及對公司和機構可使用的金融服務或產品的總體效率。

在42個市場中新加坡稅務架構最簡單
新加坡在政府扶持方面表現亮眼,跟我國精簡的企業稅務系統有關,我國稅務架構是在42個市場中最簡單的。在範疇內的教育和就業指標,我國緊隨中國位居第二,領先整體排名前五的市場(香港第四、芬蘭第五)。
新加坡表現出色的另一個範疇是金融系統扶持,人民相對更容易在市場上獲得信貸(第三)、借款人和貸款人得到權利保護(第七)以及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質量(第四)。
指數分析也發現,金融包容性排名超前的市場,一般在社會因素如糧食安全、生產力、經濟和社會韌性、生活水平和氣候變化方面的表現都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