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讓人無限回味的花園城市

2019年09月24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之旅之美食篇

昨天看到一條新聞

#新加坡聖淘沙魚尾獅將被拆除,

或為給新項目讓道#

對此我感到一絲失落,卻也有點小慶幸。

因為自己曾與這個地方有過接觸,對此便多了一份情感,很幸運在一個月前曾目睹過它的真容,如今它要被拆除了,往後也只能從照片上找到它存在過的痕跡。

幸虧那天晚上朋友的機智,讓我得以保存它美麗的一面

新加坡給人一種難以言說的舒適感,回到中國後依然流連忘返,感覺只是人回來了,心還在那兒。一個月過去了,偶爾想起跟朋友談及此事依然能夠嘴角微微上揚。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推文的原因。

對於「獅城」之旅,可以說是說走就走的一場旅行了,當然也考慮了安全因素:這一次出行只有四個女生,想要出國游相對來說還是新加坡比較安全,這是一個犯罪率極低,婦女和兒童半夜走在路上也不會有危險的國度,每一盞路燈都會留至天亮。不管你是走在有交通指示燈的街上還是大型商場,你都處於監控區域當中。

我相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沒去新加坡之前)都會覺得新加坡是一個華人國家,有很多長著跟中國人一樣面孔的他們帶著祖輩的回憶生活在這裡,但直到我去到了那裡,我才知道新加坡其實有四族人:馬來人、歐亞人、華人和印度人。

當然華族依然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華人文化在新加坡的方方面面都占據著突出地位,從語言,食物到節日。

像我這樣的英語口語渣渣表示在獅城沒什麼壓力,只要你會講華語,走街竄巷不是問題,對於食物和節日,因為大多數華族來自於中國的福建和廣東等南方各省,其實很多新加坡餐都是廣東、海南、福建三省佳肴融合當地特色形成的——

就像肉脞面走的是閩南風味的

(還有種梅州客家腌面的錯覺)

叻沙面的湯底是椰漿和咖喱粉混合而成,

喝一口湯,

椰香的濃烈口感和咖喱的辣同時

充盈著你的口腔——

具體有多好喝就要你們親自嘗嘗啦!

這兩者的搭配真是打開了吃貨的新天地!

當地還有海南雞飯,

聽名字就知道它來自海南,

雖說

天天海南雞飯是新加坡最出名的雞飯品牌,

但當地人說其實各家的味道都差不多,

只是宣傳做得足。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後面的不用我說你們也懂了,

廣東菜的代表

我覺得就是著名的「肉骨茶」了吧,

跟我們的豬骨湯很像,

可是味道卻是有當地特色的,

在松發吃肉骨茶,只要你點了,

喝完湯後都是免費續碗的,

喝到你不想喝為止。

(我還特地買了肉骨茶粉,想留下那個味道)

相傳華人初來南洋創業時,生活條件很差,由於不適應濕熱的氣候,不少人因此患上風濕病。為了治病祛寒,先賢用了各種藥材,包括當歸、杞、黨參等來煮藥,但是,因忌諱而將藥稱為「茶」。

有一次,其中一人偶然將豬骨放入了「茶湯」里,沒想到喝起來十分香濃美味,風味獨特。後來,人們特地調整煮茶的配料,經過不斷地改進,就成為了本地著名的美食之一。

特別一提的是,新加坡還有涼茶鋪!沒有你想得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跟中國的種類差不多,但是相對來說我們現在中國大陸的涼茶一直都有改良,新加坡的則是我們的傳統涼茶為主:廿四味,五花茶,祛濕茶等等。

說到涼茶,來到獅城怎麼可以少了榴槤呢,雖說chinatown(牛車水)也有賣,但是要吃最好還是去芽籠吃,那裡的榴槤貨源比較正宗,愛吃榴槤的你們,貓山王就在那裡等著你!

(吃完榴槤的我,回國就重感冒了)

這裡穿插一個小tips:貓山王果肉有苦有不苦,但是當地人比較喜歡吃苦的,因為苦中有甜,而且更香糯。而且榴槤的品種真的有很多,大多來自馬來西亞。

如果覺得在中國也能吃到最正宗的三省佳肴,在新加坡也能嘗試吃印度餐跟馬拉餐,不得誇誇印度拉茶真的很好喝,口感醇郁,細膩香滑。

>

阿楠在編輯的過程中,已經飢腸轆轆,新加坡真是一個好地方,下一次,和你一起去看看,好嗎?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