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被「溺愛」的本地人

2020年09月28日   •   9918次閱讀

在運營界,有一個「爆文」的說法:指的是某篇文章閱讀量超高,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一般在這種「爆文」背後,折射出的都是社會大眾對於某一事件/現象/話題的特別關心。

新加坡也有這樣的「爆文」。

這周,一篇由The Asian Banker創始人Emmanuel Daniel撰寫的博客文章「Singaporeans don't deserve Piyush Gupta」(《新加坡配不上Piyush Gupta》)在網上掀起了激烈的討論。

截至發稿前,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已經超過17w。

你可能會好奇,Piyush Gupta是誰啊?新加坡怎麼就配不上他/她了?

不賣關子,Piyush Gupta,中文譯名皮尤什·古普塔,是新加坡本地最大銀行,也是多次被評為「世界最佳銀行」的星展銀行(DBS)的CEO。

他是出生於馬來西亞的印度裔,2009年接管星展銀行擔任CEO,被稱為「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老派銀行家之一」,如今已入籍新加坡。

都入籍新加坡了,那新加坡怎麼可能配不上他呢?

起因是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翻出他的一張照片,說在這位「外國人」帶領下,星展銀行已經被印度人占領。逼得李顯龍總理親自出來闢謠說,這張照片其實是幾年前在星展銀行的孟買辦公室拍的。

這樣的曲解,充滿了惡意。卻也不難從中發現一件事:嗐,說的還是新加坡的外國人那點事兒。

想想,一個已經入籍新加坡N年,新加坡最大銀行的領頭人尚且要遭受如此非議,新加坡的普通外國人日子會好過嗎?

今天,我們就從這張照片、這篇文章說起,聊聊老生常談的新加坡和外國人之間的「剪不斷、理還亂」。

01. 「懶散」的本地人?

要說本地人對外國人有意見這回事,從皮尤什·古普塔身上就可以看得比較清楚。

皮尤什·古普塔是怎樣以外國人身份受僱於新加坡星展銀行的,星展銀行又為什麼沒有僱傭本地人做CEO, 這些我們不得而知,但一定有它的理由。

畢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隨隨便便把自己國家的最大銀行的掌舵權交到一個外國人手裡。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新加坡的總人口達到了570萬。其中有430萬公民和53萬永久居民PR,另外168萬都是持各種准證的外國人。

那麼,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新加坡的僱主選擇聘用外國人呢?

要知道,僱傭外國人可比僱傭本國人麻煩得多,不僅工資要滿足最低工作準證申請標準,還需要進行准證申請等一系列複雜的活動。

有幾位新加坡僱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比較喜歡雇用外國員工,因為相比之下,外籍員工更加吃苦耐勞,並且對於工資的要求也普遍比新加坡人低。

這是從外國員工的角度考慮,但同時也從側面揭示了新加坡本地人在工作時的兩個特質:第一,工作上相較於外國人較為懶散;第二,對工資的要求比較高

工資要求的問題暫且不討論,因為這很有可能涉及到外國人「人在屋檐下」的特殊情況。至於第一點,則更多是主觀態度上的問題。

Facebook上陸陸續續一直能看到某些網友發布的內容,觀點的大致內容是:一些新加坡人沒工作,不是外國人的錯,而是因為新加坡人自身就很懶惰。

論壇上也時不時有「新加坡人工作效率好低」這樣的聲音出現。

當然,這也可能只是部分人的觀點。但是本地人工作懶散這個問題,僱主反映,外國人反映,有的新加坡本地人也有反映。

2017年7月,新加坡本地藝人莊米雪在Facebook發帖,指責新加坡人不為工作感到自豪,只是應付差事。

莊米雪在帖文中提到了自己的經歷進行現身說法:曾有一家後期公司差點毀掉了她的作品,導致媒體發布會上呈現出的作品聲音變調、顏色也不對,這對作品宣傳效果非常不利。

另外,她也透露自己接觸過偷工減料的室內設計公司,導致她的房子「牆上瓷磚都可以被撕下來」,牆上也散發污水臭味,「因為他們懶得將水管封起來」 。

「我們(指新加坡人)有很多潛力,變得特別、引領潮流、成為領袖、在特定領域可以做得很好。」

在莊米雪看來,新加坡人受教育程度高、還能熟練使用雙語、經常去全球各地遊玩長見識,不需要擔心戰爭、饑荒、天災、政治動盪、槍枝泛濫和毒品等等比較嚴重的社會問題。

所以她不能理解,為什麼新加坡人對工作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

帖文推出後不久就獲得了網友的極高關注和大量評論,大部分網友都對此表示了贊同。

此外,本地人的「不進取」,在一些本地人領航的大型企業的近期動向中也能窺得一二:報業控股變成了房地產公司,投資/創新項目做一個死一個;吉寶集團業績差得居然連淡馬錫提出的私有化條件都不能滿足,逼得淡馬錫取消協議;康福德高擁有新加坡最大的計程車隊(占有70%的市場),卻在打車軟體Grab的打擊下完全沒有還手之力,股價腰斬;而做航空餐的SATS搞了一年的雲廚房,一個水花都沒打出來……

大型企業尚且如此,小企業就可想而知了。

02. 「焦慮」的本地人?

但是要說本地人真的懶散到底,怕是有失偏頗。

2010年,新加坡人平均每周工作46.3小時;2018年,新加坡員工的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44.9小時,依然成功位居全球工作最努力的國家之一。

而且在新加坡,確實可以發現很多銳意進取的本地人。

他們年輕、充滿激情、敢於拼搏,在新加坡開創了一片創業新天地。或許他們的商業規模並不大、創業類型也不是那麼的熱門,但是仍然能讓人感受到本地人的進取之心。

「一棒子打死」不可取,不可否認,一些本地人在工作上存在態度不端正的問題,但也能看到一些本地人,他們沒有安於現狀,停步不前,而是選擇挑戰。

矛盾的點就在於,還有一種「焦慮」更加深刻地烙印在新加坡本地人的骨子裡。這份「焦慮」可以說是新加坡的「國家氛圍」,從新加坡獨立伊始就烙刻在新加坡的基因中。

新加坡前國議會員鄭恩里曾在臉書上發文:

如果要有一個國家長期都在為突如其來的災難做準備,那就是新加坡。

實際上,自1965年8月10日以來,我們一直在為災難做準備。

當一個國家從灰燼中誕生,依靠一個把你踢出去的國家來獲取食物和水,可以說從第一天起,我們就已經在為世界末日做準備了。

而本地人在面對工作競爭問題時做出的一系列反應,其實也都印證了這份「焦慮」。

人力資源公司任仕達(Randstad)在2016年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近一半新加坡受訪者認為,工作將被機器取代,並對就業前景感到擔憂。

如此看來,新加坡本地人似乎並沒有針對外國人,他們只是對一切可能會對自己的工作造成威脅的外部力量都感到焦慮進而做出反應。

機器都不例外,何況是人?不過即便同樣是競爭,機器和外國人之間,新加坡本地人對外國人的意見顯然要大得多。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就業問題在本地人和外國人之間導致的隔閡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2019年12月,由國際勞工組織與聯合國婦女署聯合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過半數新加坡人認為外勞帶來更高犯罪率,並且不應與本地人獲同等薪酬。

這樣的對抗情緒當然不是第一次出現:

2008年,新加坡1400名本地居民聯合上書反對附近的外勞宿舍啟用,理由是擔心犯罪案件的增加和造成樓價下降;

2011 年,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創新低,主要原因就是本地民眾不滿外來勞動力搶走職位,兩個群體之間的磨擦日益增長;

2013年2月16日,在新加坡的芳林公園,出現了罕見的抗議政府的集會,民眾抗議的內容是新加坡政府於2013年1月29日公布的《人口白皮書》。在這一《人口白皮書》中,新加坡政府表示,新加坡這個人口稠密的島國,在20年內,其總人口的近一半將由外國人構成。白皮書公布之後引起強烈的民意反彈,直接導致了抗議集會的發生。

所以說,新加坡本地人不滿外國人搶工作這件事兒實在可以說是「歷史悠久」。難道說,外國人是新加坡的「毒藥」?

但是,新加坡還真離不開外國人。 外向型經濟特點以及種種其他因素本身就決定了新加坡經濟建設很大程度上依賴外國人。

就像新加坡貿工部的一份報告所指出的,新加坡需要擁有高技術的外國人,協助發展新興行業。新加坡也需要低薪外來勞動力,應付建築業、製造業、醫藥保健及社會服務業的人力需求。

這一點,就算本地人再焦慮,也做不到完全不跟外國人產生就業上的競爭。

03. 本地人沒學會的「求變」

對現狀不滿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求改變。 新加坡政府確實也在著手進行改變。

面對外國人搶占本地人就業空間的民意反饋,新加坡政府在一年內三次提高外國准最低薪資門檻;縮減SP發放配額……一套組合拳打得外國人猝不及防。

只是,一味限制外國人就業,或許並不是最優解決辦法。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曾經說過:

新加坡本來就是一個由外國移民組成的社會和國家,向全世界吸收最優秀、最有前途的人才是這個國家保持經濟競爭力的唯一辦法。

言猶在耳。人才立國一直是新加坡的立國之本,也是國父李光耀始終在踐行和堅持的發展要訣。

幫助部分本地人改掉「懶散」的毛病,不斷提升自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才是最根本的解決方式

Daniel在《新加坡配不上Piyush Gupta》一文中提到,很多時候,新加坡的本地人核心層和高管真的太舒服了,沒有任何讓他們去創新、去真正做出一番事業的動力和魄力: 「新加坡人的自滿,成了裹足不前的絆腳石,加上新加坡人也許舒適太久,已經失去飢餓感,這是更大的隱憂」。

1/2
下一頁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4788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