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殯葬業人手短缺 未來幾年至少有800個職缺

殯葬業員工。(圖:CNA)
隨著人口老齡化,新加坡對殯葬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本地殯葬業因此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填補至少800個職位空缺,以解決人手短缺問題。
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站CNA報道,隨著我國人口老化,每年的總死亡人數將繼續攀升,國家環境局預計,數字將從2021年的約2萬4000人增長到2040年的4萬人,幾乎翻倍。
鑒此,本地對殯葬服務的需求也將持續上升,新加坡數百家殯儀公司都在招聘更多員工。
Passion Bereavement Care創辦人Deborah Kang就稱,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她的團隊增長了三分之一,但客戶數量的增長速度卻遠超團隊的增長速度,同期增長了兩倍。
激烈的人員競爭也讓一些公司放寬對潛在員工的標準,更願意接納那些有意在職場中期轉型的人。
Casket Fairprice企業發展經理Rachael Tay表示,這一舉措成功幫助其員工人數在過去一年內增加約50%至60%,但他們也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培訓這類員工。

示意圖。(圖:iStock)
留住人才的新方法
殯葬業者也在尋找不同方式來吸引和留住人員,如增加居家辦公和減少待命輪班次數。
鄭海船生命禮儀公司董事經理鄭珍妮就強調了照顧員工福祉對留住人員的重要性。她們公司為使員工對健康感到安心,在近期為他們提供了年度體檢。
她也指出,年輕一代的工人更注重職業的穩定性。
「我們通過適當的輪班和排班,讓他們有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他們不必24小時待命。這是一個很大的福利,能夠和他們的職業偏好保持一致將有助於向前邁進。」
依賴外來人員
儘管本地求職者數量有所增加,但殯葬協會認為,本地人才庫無法滿足殯葬業對人手的需求,需引進外籍勞工來填補空缺。
但該協會的執行董事兼新加坡壽殯葬禮儀高級喪禮總監何鴻材表示,殯葬業歸屬於服務業,在一些技術性崗位上所能聘請的外勞人數受到外勞配額的限制。
因此,他敦促當局放寬對殯儀館外勞配額的限制,使殯葬業能獲得更多熟練員工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