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大領導的科研團隊將空氣污染、菸草與肺癌聯繫起來,同一研究還表明,性別、地理環境和人口增長都能夠影響肺癌病例。
此次由南洋理工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完成的研究表明,地球大氣中的黑碳(Black Carbon)每增加0.1微克/立方米,就會增加12%的全球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ADC) 發病率。
黑碳是屬於PM2.5一類的污染物,研究小組發現,從1990年到2012年,黑碳在全球範圍內每年增加3.6微克/立方米。與此同時,吸菸率下降1%,肺鱗癌 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發病率下降9%。

肺部,圖片來源:BioSpectrum
NTU高級副校長Joseph Sung 說,"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能夠確定全球肺腺癌的增加可能與空氣污染有關。在過去幾十年里,我們一直不清楚為什麼有更多的女性和非吸菸者患上肺癌。我們此次研究指出了環境因素在特定類型肺癌致病中的重要性"。
NTU亞洲環境學院的Steve Yim副教授說到,這次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跡象來指出儘管吸菸率有下降的趨勢,但肺腺癌患病率上升的背後原因。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了減少空氣污染物排放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特別是黑碳"。

Steve Yim副教授(左) Joseph Sung副校長(右)
圖片來源: NTU
此次研究結果於11月發表在學術期刊《大氣環境》上。

已發表論文
與性別和地理環境的關係
肺癌和黑碳之間的聯繫在不同大洲、不同性別之間也有所不同。例如,污染物與肺腺癌和肺鱗癌發病率在女性中的相關性比男性高。在全球範圍內,黑碳每年增加0.1微克/立方米,女性肺腺癌發病率上升14%,而男性則為9%。關於肺鱗癌,同樣的污染物的增加與女性發病率14%的增長有關,而男性為8%。
該研究還發現,空氣污染物和肺腺癌之間的聯繫在各大洲有所不同。在北美,黑碳每增加0.1微克/立方米與肺腺癌病例增加10%有關,而在歐洲則為7%。

不同地理位置患病人數、性別隨時間發展趨勢
來源:已發表文章
人口增長和空氣污染加劇
人口的急速增長與肺癌發病率的上升密切相關。據統計,肺腺癌發病率的上升在亞洲尤為突出,因為亞洲的黑碳(Black Carbon)和硫酸鹽(Sulfate)的排放量一直在上升。
亞洲男性的肺腺癌發病率有最大的增長趨勢,每年增加24%,主要由日本(每年38%)和韓國(每年37%)的顯著增長所導致。對於亞洲的女性,胰腺癌發病率每年增加25%,同樣,日本(每年43%)和韓國(每年36%)都表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

郵輪排放黑煙中,圖片來源: LIM YAOHUI
最後,NTU科學家團隊表示會計劃開展進一步研究,調查黑碳和硫酸鹽在肺腺癌病情發展中的具體作用,來對抗肺腺癌病例的激增。同時,該團隊還希望繼續探索與肺癌相關的污染物。
參考文獻:
1. "Study finds link between lung cancers and tobacco use, air pollution" NTU Media Release;
2. The NTU research paper titled 「Rise and fall of lung cancers in relation to tobaccosmoking and air pollution: A global trend analysis from 1990 to 2012」 is published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9 Nov 2021. DOI 10.1016/j.atmosenv.2021.1188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