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環境局本月開始讓穿上粉紅和黃色背心的違例者在市區清理垃圾,並在周圍擺放告示牌,以提高公眾對勞改令的認識。(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新加坡從今年11月起,將市區列為垃圾蟲執行勞改令、撿垃圾的地點之一。
《聯合早報》報道,國家環境局在本月15日和17日,首次安排垃圾蟲到牛車水和丹戎巴葛兩個繁忙地段執行勞改令(Corrective Work Order)。
接獲勞改令的違例者,須穿粉色和黃色背心,在大庭廣眾之下清理街道上的垃圾。
當局也會在他們的清潔範圍內擺放告示牌,向其他人說明勞改工作在進行中,以提高公眾對勞改令的認識,希望最終達到遏制人們亂丟垃圾的行為。
新加坡環境局昨日發文告說,在2017年至2021年間,當局平均每年開出2萬7200張罰單給亂丟垃圾和高樓拋物的違例者。在這5年,也發出了1萬零200個勞改令給垃圾蟲。
根據《環境公共衛生法令》,亂拋垃圾初次被控並罪成者,最高罰款額為2000元(新幣,下同);第二次罪成者的最高罰款額為4000元;第三次或以上被定罪者,可被罰款最高1萬元。
此外,法庭也可發出勞改令,要求屢勸不改的違法者清理公共場所至少3個小時,最長12個小時。
違例者最常亂丟菸蒂 多數是年輕男性
環境局指出,勞改令的目的是讓頑固的違例者意識到亂丟垃圾的後果,同時讓他們體會清潔工的辛苦。
環境局也說,人們常在鄰里中心、小販中心、地鐵站,以及購物商場周圍亂丟垃圾,最常見的是菸蒂。多數違例者是男性,年齡介於18歲至35歲。環境局稽查員將繼續在這些亂拋垃圾的熱點,以及人群聚集處採取執法行為。
環境局環境衛生行動司司長張明順呼籲公眾:「人人都有責任保持高水平的清潔和公共衛生。環境局會繼續通過宣導和執法雙管齊下,鼓勵公眾更有公德心和負起個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