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世界領袖論壇上,尚達曼總統分享了他對全球性的挑戰和機遇的看法,特別是科技進步、地緣政治緊張、全球暖化等問題。他強調新加坡要成為迅速採納新技術的地方,把握人工智慧帶來的巨大好處,同時也要重建多邊主義和民主制度的信譽和韌性。

圖源:新聞及通訊社
01 新加坡要抓住人工智慧的機遇
新加坡必須爭取成為全球少數能迅速採納新科技的地方,把創新概念轉化成可行的商業方案,以便利用這個優勢,把握人工智慧帶來的巨大好處。

圖源:雅虎
人工智慧的發展正在改變許多行業和職業,如審計、法律等白領工作,都可以由人工智慧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完成,這對新加坡的經濟和社會構成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
須設法讓所有人學習人工智慧
尚達曼說:新加坡必須讓所有人都能學習和使用人工智慧這個工具,將能在人工智慧時代取得成功。當有些人因為人工智慧而失去工作時,要確保他們能轉向其他領域。他提到了新加坡推行的「技能創前程」計劃,旨在為人民提供持續的培訓和教育,讓他們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保持靈活和競爭力。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有一套方法將政府、企業、工會和社區之間組織起來,以觸及所有人,讓他們通過課程掌握新技能,在事業上不斷前進。
他認為,這種持續投資,不能單由企業和個人來解決,還需要全國策略和公共投資。人們轉換工作時也要保持靈巧,把以前掌握的技能,運用在新崗位上。
尚在人手不足的新加坡,人工智慧是助力
在人手不足的新加坡,人工智慧也能成為一種助力,因為它可以取代許多新加坡人並不特別熱衷的工作。他舉例說,新加坡缺少編程人員,人工智慧正好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人工智慧將加快所有領域創新的步伐,新加坡要把握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就必須成為可以快速採納最新創新技術的地方。
新加坡必須成為 迅速採納新技術的地方
人工智慧將加快所有領域創新的步伐,新加坡要抓住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就必須成為可以快速採納最新創新技術的地方。
他說,新加坡不必在科技前沿,創造突破性的技術,但必須要成為迅速採納新技術的地方,把有趣的概念轉化成可行的商業方案。
情商和創新能力等人類才有的優勢,仍將得到重視,因為這些技能是人工智慧無法企及的。尚達曼強調,新加坡必須繼續讓國民感覺這是自己的國家,具有新加坡人的精神特質和做事方式,不能改變。
02 新加坡要重塑多邊主義和民主制度
地緣政治與經濟分裂、國內兩極分化和世界生態不穩定的暗流都存在跨越臨界點的風險,導向不可逆轉和自我放大的變化,結果難以預測。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裡,我們必須為多邊主義和民主制度重新定位,重建樂觀與韌性。

圖源:新聞及通訊部
尚達曼說,人們認知中的世界正逐漸瓦解,看不清盡頭,全球必須意識到哪裡出錯了,這不僅關乎不良事件和行為,而是更深一層、破壞穩定的強大暗流。
全球基於規則的秩序正在衰退,世界出現更激烈、頻繁和長久的衝突;國家主權受到更大的威脅;高度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也逐漸分裂。人們開始對多邊主義失去信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中更加兩極化,全球暖化、水危機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也正在加快。
尚達曼形容,世界處於充滿極端不確定性的時代,面臨極大的不確定和不可預測性,也不知道這一切如何結束。然而他認為,核心任務是建立韌性和樂觀精神,去應對和扭轉暗流,這需要重新定位多邊主義和民主制度的運作方式。
中美關係決定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走向
尚達曼說,中美關係是決定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繼續螺旋式下滑還是保持穩定的中心軸。他認為本月在舊金山的習拜會暗示中美關係將解凍,至少暫停惡化,但緊張關係的根本源頭,也就是兩國的技術和經濟競爭依然存在。
即使競爭,中美之間仍須找到新的妥協之處和戰略信任基礎。世界各國領導人必須將和平視為人民利益的關鍵所在,並認識到只有承認和尊重對方的需求,才有可能實現和平。
多邊主義未必理想,它也從來不強大,但如今對多邊主義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而多邊主義的供給卻更為薄弱。他說,我們必須建立意願合作的聯盟,以應對全球共同面臨的最緊迫的挑戰,並在全球競爭中維護遊戲規則。
各國也應重新定位民主制度,讓政治不那麼封閉和短視,在實踐民主時減少分裂。全球公域受侵蝕對所有人都會造成影響,因此每個社會肯定都能認識到,為全球公域作長期投資,符合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在今後幾十年里積累更大的負擔。
我們應該在民主制度中尋找能夠彌合分歧而不是加劇分歧的方式,這才符合我們自身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