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的核心引擎,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如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社會不平等、氣候變化等。如何讓城市在應對這些挑戰的同時,保持宜居和可持續,是全球城市領導人和專家關注的重要議題。

圖源:World Cities Summit
為了促進國際間的城市合作與交流,新加坡於2010年發起了世界城市峰會(World Cities Summit),並設立了世界城市峰會市長論壇(World Cities Summit Mayors Forum),作為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城市峰會市長論壇每年舉辦一次,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城市管理負責人和業界專家,共同探討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相關問題,並分享創新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
歷屆世界城市峰會市長論壇都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討論,反映當時全球城市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機遇
2011年在芬蘭赫爾辛基舉辦的第二屆論壇的主題是「低碳經濟與智慧生活」,聚焦於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城市效率和減少碳排放;
2014年在新加坡舉辦的第五屆論壇的主題是「創新與協作」,強調了創新思維和跨部門合作在推動城市轉型中的重要性;
2019年在哥倫比亞麥德林舉辦的第十一屆論壇的主題是「社區參與與共享價值」,探討了如何通過社區參與和社會包容來提升城市治理和公民幸福。
今年,第十二屆世界城市峰會市長論壇將於9月24日至26日在首爾舉行,由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主持。本屆論壇由2018年李光耀世界城市獎得主(Lee Kuan Yew World City Prize)首爾承辦,首爾市長吳世勛也將致開幕詞。
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宜居可持續的城市——打造包容堅韌的未來」,這一主題旨在促請決策人思考如何打造包容和創新的城市,同時為下一代維護我們的文化、歷史甚至生存。

李智陞在臉書上說: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全球許多城市因冠病疫情影響而面對長期挑戰,包括制度上不平等的情況持續惡化、經濟活動受到嚴重打擊、社會心理壓力增加等。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讓城市更具包容性和堅韌性,成為了城市領導人和專家們關注的焦點。
包容性和堅韌性不僅涉及到城市的物質層面,如基礎設施、服務、資源等,也涉及到城市的非物質層面,如價值觀、信任、合作等。包容性和堅韌性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包容的城市能夠讓不同的人群和利益相關者參與到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從而增強城市的社會凝聚力和適應力;一個堅韌的城市能夠在面對危機和變化時,保持城市的功能和活力,從而提升城市的可持續性和競爭力。

圖源:臉書
本屆論壇將邀請來自全球各地的城市決策人,包括50個城市和區域的領導人、業界資深領袖和國際機構代表,分享他們在打造包容和堅韌未來方面的經驗和見解。論壇將圍繞以下四個子主題進行討論:
● 城市復甦與重建:如何在疫情後恢復城市的經濟活動和社會秩序,同時抓住轉型和創新的機遇?
● 城市安全與健康:如何提高城市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和自然災害等方面的預防能力和應對能力?
● 城市公平與多元:如何促進城市內部的社會正義和文化多樣性,同時減少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
● 城市文化與遺產:如何保護和傳承城市的歷史文化,同時推動城市的創意產業和文化交流?

圖源:臉書
除了豐富的討論環節外,本屆論壇還將設立首爾—新加坡展覽,展示兩個城市在推動包容和堅韌未來方面的具體項目和成果。首爾將展示其在社區參與、公共空間、智慧交通等方面的創新實踐;新加坡將展示其在榜鵝數碼園區、綠色發展藍圖、氣候行動計劃等方面的先進經驗。
市長論壇仍然是一個獨特而重要的全球平台,讓市長和城市領導人聚集在一起討論直接和間接影響我們居民生活的緊迫城市挑戰,並相互學習,且考慮我們如何建設促進包容性和創新的城市,同時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甚至為子孫後代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