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龍總理在5月1日勞動節集會上回顧了新加坡的外交策略,強調過去的成功和國際聲望不是自滿的理由,而應激勵新加坡更積極地通過有創意和有原則的外交來維護和加強國家的聲譽。
1. 新加坡外交政策的優越性
在新加坡這個充滿活力的島國,過去的輝煌與享譽國際的名聲,絕不可成為新加坡自滿的理由。相反,這應激勵新加坡更積極地通過靈動多變、富有創造力且堅守原則的外交策略,去進一步捍衛並提升新加坡的國際聲譽。

李總理指出,這些年來將國內事務處理好,是新加坡建立國際聲望的基礎,無論出訪哪個國家,當地人都對新加坡有很高的評價。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在5月1日勞動節的盛大集會上,李顯龍總理深入闡述了新加坡的外交歷程。他提到,新加坡之所以能夠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其基石在於新加坡成功處理好了國內各項事務。每當他國事訪問,總能收穫外界對新加坡的高度評價。
總理說:「或許他們對我們的了解並不全面,但僅憑所聽聞的片段,便足以令他們對新加坡心生敬意,甚至有意效仿。」
2. 外交歷程
在建立外交聲望的道路上,新加坡積極在國際衝突中發聲,諸如俄烏戰爭等全球性事件,新加坡都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同時,新加坡還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鄰國緊密合作,共同解決長期懸而未決的邊界問題。
在地緣政治日趨緊張的大環境下,新加坡依然與各大國保持著穩定的外交關係。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大會上,新加坡都做出了積極而可靠的貢獻。
3. 外交政策帶來的積極影響
總理進一步指出,正是這些小而堅實的步伐,讓新加坡這個小國在全球舞台上廣交朋友,穩步推進國家利益,並得以昂首挺立。
他說:「作為新加坡人,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為國家的國際地位和共同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我們可以自豪地宣告『我是新加坡人』,並期望我們這個小小紅點,能夠永遠在世界的版圖上熠熠生輝。」
參考資料:
1. 【勞動節集會】李總理:不能被成功和聲望沖昏頭腦 須更積極加強維護聲譽, 聯合早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