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絲來,像辦了一場世界盃!

泰勒絲讓新加坡沸騰了起來。(圖:CNA)
值得玩味的是,政治人物都很有意識地避開了泰勒絲演唱會……
泰勒絲來新加坡,跟著來的人都開心,就算是搶不到演唱會門票的霉粉,也眾得其樂,一起在場外眾嗨。這就是樂趣,散播一種和諧,誰都可以參與。
社媒突然就熟絡了起來,不分國界地哼唱同一首歌,帶各自認同的手鍊,趕集一樣眾望所歸。
四方匯聚的霉粉,一路大聲歌唱,在地鐵,在河濱走道,也在心裡,不約而同感受著彼此的風吹草動,人也變得可愛起來。
席地而坐的人更富裕
音樂串聯起來的默契,讓席地而坐的人,變得富裕。那些持票入場的人,稍有炫耀反而顯得貧瘠了。

買不到門票,在體育館外席地而坐隔空聽也是一種滿足。(圖:陳良同)
當副總理黃循財認真在FB彈起泰勒絲的吉他曲,通過鄉村曲調,心意相通地致敬,再遙遠的人都結合了。魅力相加,盡在不言中。
難免還是有人咀嚼出酸苦,泰國和菲律賓知道新加坡付出了買斷的價碼,把泰勒絲The Eras Tour的東南亞主辦權給占了下來,接連表達了不是滋味的懊惱。 的確,30萬張門票的外溢效益和磁吸作用,不容小覷。如果新加坡錯過了,同樣也會扼腕。
寬容面對世界
值得玩味的是,政治人物都很有意識地避開了泰勒絲演唱會,就算門票不是送的,就算門票是幾經辛苦跟普羅大眾一樣,孜孜不倦,戰戰兢兢按著運氣買到手的,也說不清了。
最好別去,去了也別聲張。否則,再無辜也無法平復某些買不到票的怨氣,一解釋就輸了。雖然,那樣的撇清很沒有必要,甚至不應該被牽制,只是悠悠眾口難堵,何必招惹。
寬容是泰勒絲的歌曲中常會浮現的想法,就讓世界更寬容吧。
改變需要創造力
泰勒絲產業鏈,也是生態鏈,足以撼動一個國家的GDP,是牽連經濟起落的大生意。說泰勒絲給新加坡帶來了如同一個世界盃足球賽的面子與里子,實不為過。就連原本不認識泰勒絲有多大影響力的人,也因為獅城泰勒絲周的帶動下,扎紮實實上了一堂霉霉課。
改變需要勇氣,更要創造力。把調整好的狀態激活了,花開蝴蝶自來。
政府自2022年底接過管理權,直接運營坐落在加冷的新加坡體育城後 ,國家體育場就不斷帶來驚喜,接連舉辦足以撼動人心的演唱會,也更好地為民眾敞開大門。
泰勒絲和Coldplay酷玩樂隊只是開始,有了底氣,新加坡會變得更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