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宜機場離境旅客無需使用實體護照,預計2024年生效

樟宜機場計劃於2024年上半年推出一套全新的生物識別通關係統,使離境旅客在行李託運、出境檢查和登機時不再需要出示實體護照和登機證。該系統被稱為「走、看、通關」(Walk, Look, Clear),旨在讓旅客邊走邊通關,無需站定掃描受檢。
內政科技局的生物識別與意圖評估專業研究中心署長李偉利表示,該系統的目標是提供更加便捷、省時的通關體驗。傳統的自動通關係統要求旅客在通關閘門內站定不動,讓掃描儀驗證指紋、臉部和虹膜等生物信息。而新系統將採用長距離、高幀率圖像捕捉的掃描儀,能夠在旅客移動的過程中準確讀取生物信息,同時處理步行速度、步幅和身高等變量。
李偉利解釋說,現有系統需要旅客在掃描儀前站定約50公分,相對比較耗時,而新系統則能夠在兩扇默認開啟的閘門中自動捕捉移動中的旅客生物信息,實現更快速的通關流程。
為了防止安全漏洞,系統將在旅客信息驗證失敗時立刻關閉兩扇閘門,以便移民局人員協助解決問題。目前,該系統的雛形已經建立,由科技公司日本電氣(NEC)提供技術支持。然而,仍需要經過多個階段的測試和概念認證,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樟宜機場在2022年底已經開闢特別輔助通關通道,使家庭或輪椅使用者可以同時通過自動通關係統出入境。內政科技局表示,未來可能繼續深耕這一領域,例如讓移動中的多組人同時通關,甚至重新規劃移民廳的通道。
在長期規劃方面,內政科技局將深入研究我國的生物識別資料庫,以找出最適合新加坡的解決方案。李偉利認為,研究中心還應具備識別科技犯罪的能力,例如人臉變形和深偽技術。他表示,建立一站式測試中心非常重要,以便內政科技局人員和合作夥伴在功能完備的環境中發揮潛能,研究包括非接觸式指紋、掌紋、步態等新興生物識別技術。
該系統的首次亮相將在法國巴黎的國土安防及軍警裝備展上進行,展示新一代通關概念系統的先進技術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