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銀行職員心思慎密 成功阻止老婦被騙走4萬元

大華銀行明地迷亞分行助理經理鄭秀玲(左)和服務執行員黃薈穎(右)。(圖:許凱菱)
本地一名八旬老婦掉入冒充政府官員的騙局,在「孫子」的陪同下到銀行轉帳,所幸銀行分行職員機靈,才成功阻止老婦被騙走4萬元的血汗錢。
由全國罪案防範理事會和新加坡警察部隊聯合舉辦的年終預防罪案活動昨天(9日)展開。
全國罪案防範理事會主席沈結樂(Gerald Singham)致辭時特別表揚兩名大華銀行明地迷亞分行的職員。她們即時阻止一名80歲老婦被騙走4萬元,讓警方在分行內把相信是錢螺的男子逮捕歸案。
她們分別是29歲的銀行職員黃薈穎和52歲的分行助理經理鄭秀玲。
上個月中旬的某天早上,一名80歲本地老婦和一名20多歲的外籍男子一同前往大華銀行明地迷亞分行,說自己要把4萬元的款項轉給身旁的男子。老婦稱,這個人是她的孫子。
基於數目不小,黃薈穎就問老婦為何要提出這麼一大筆錢。她說:「我想要把錢交給『孫子』保管,讓他幫我支付醫藥費。」
就在黃薈穎試圖向兩人索取個人資料,以便進行交易時,黃薈穎無意間發現男子的外籍學生准證。她開始覺得事有蹊蹺,老婦是本地人,孫子為什麼會是外國人?
但是她嘗試詢問老婦不果,在她的追問下,老婦也只是回答:「我不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
黃薈穎因此通知分行的助理經理鄭秀玲。
她們之後將『婆孫倆』帶到一個可以通過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來觀察他們一舉一動的地方。
鄭秀玲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兩人的肢體語言引起她的疑心。「通常如果是婆孫關係的話,兩人之間應該會有一點互動,但是他們兩個完全沒有。」
就連鄭秀玲之後把老婦帶到一個角落探口風時,「孫子」對於老婦被帶離竟也不聞不問。
銀行管理層隨後報警求助,警方查證之後證實這名男子並非老婦的孫子,便當場把這騙子逮捕。
老婦前一晚被帶到提款機轉帳
原來,老婦幾天前曾接到一通來電,對方冒充政府官員指她涉及一起調查案。
在這起事件發生的前一晚,該名騙子甚至把老婦帶到提款機試圖轉帳,但由於款項太大無法過帳,他們才會選擇到銀行去。
鄭秀玲說:「我隔天到她家拜訪她的時候,她說她當時非常辛苦,因為她其實有一篇稿子需要記。」

全國罪案防範理事會主席沈結樂(Gerald Singham)(左)和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內政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右)。(圖:許凱菱)
孫雪玲:詐騙不一定只在網絡上發生
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內政部政務部長孫雪玲在年終預防罪案活動上發表講話時指出,這起事件提醒我們,詐騙案不止會在網絡世界裡發生,它也有可能通過線下的方式發生。
她也說:「這起事件告訴了我們,在防堵詐騙上,每個人都可以盡一份力,尤其如何留意蛛絲馬跡。」
她補充,涉及惡意軟體的詐騙案也有上升的趨勢,而銀行正在努力地為他們的網絡銀行應用程式添加反惡意軟體的功能。但是,騙子的手法不斷地在更新,「當我們抓到他們的痛腳時,他們也會再想別的方式去進行詐騙。」

預防犯罪大使李南星也出席了活動。(圖:許凱菱)
預防犯罪大使李南星今天也出席了這場活動。他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表示,騙子進行詐騙的手法日新月異,他認為,科技雖然能給人們帶來許多方便,但是只要一不小心,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騙局的受害者,尤其是年長人士。
他鼓勵大家多聽、多看別人的故事,增廣見聞,從而吸取教訓。
「受騙者站出來分享他們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這些就是他們的見證,告訴大家『我已經受騙了,不要和我一樣』。」

短視頻比賽第一獎和第二獎得獎者,來自立才中學中三的學生。(圖:許凱菱)
短視頻比賽邀學生製作短視頻 傳達有關詐騙信息
金文泰警察局從7月至10月之間舉辦了一個校際反詐騙視頻比賽,讓學生們通過短視頻的方式,傳達有關預防詐騙的信息。
兩組來自立才中學(Commonwealth Secondary School)的15歲學生們贏得了中學組別的首獎和二獎。
獲得首獎的其中一名團員許芯熒表示,他們希望能夠通過一個輕鬆有趣且搞笑的方式製作視頻,從而提醒大家,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可能成為詐騙案的受害者。
另一名隊員Marri Venkata Sai Manasvi說,希望視頻可以提高人們對詐騙的意識,「 一些騙局對個人生活有很大影響。」
第二獎得主則是通過短視頻,呈現了一段有關愛情詐騙的局勢。隊員黃冠熏認為,由於大家都在使用社交媒體,都有掉入愛情騙局的可能,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愛情騙局有足夠的了解。
「所以我們希望大家看了我們的視頻,可以更了解有關愛情詐騙的訊息。」
為期兩天的年終預防罪案活動兩天(9日和10日)在大華銀行大廈(UOB Plaza)舉行,教育公眾預防犯罪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