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電池 「為地球奮鬥獎」五個得獎概念之一

旨在設計研發可以回收的電池,從而降低進一步開採物質的需求,香港公司的構思獲得全球環境大獎肯定,成為今年「為地球奮鬥獎」五名贏家之一。
與其使用有毒溶劑和難以回收的材料,香港公司GRST研發使用水溶性結合復合材料製造電池的方法,讓電池裡的鋰、鈷和鎳可以更好地被回收。
公司共同創辦人孔源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獲得獎項肯定,意味著他們的責任越大,「要去進一步發展我們的解決方案」。
他透露,下來主要希望將獎金用在提高消費者意識方面。他坦言,在應對電子產品摒棄課題上,消費者意識是一大挑戰。「如果你從小到大的教育是鋰電池不能丟,要拿去一個地方處理,那你就會做,但是政府需要去教育。」
他計劃,之後尋找更多分銷商,將可環保的產品帶到消費者面前,讓他們知道電池是可以回收的,並養成習慣不要亂丟電池。
另一名得獎隊伍則是來自印度的S4S Technologies。他們通過為農村社區提供廉價的太陽能傳導式乾燥機和食品加工設備,讓農民能直接處理農作物,無需使用冷藏庫或其他更昂貴的傳統工業食品保存方法,從而幫忙應對糧食浪費、農村貧困和性別不平等的問題。
項目共同創辦人Nidhi Pant接受《8視界新聞網》訪問時說,他們希望把獎金用在三方面,其一是到更多村落幫助更多農民。此外,他們希望開展更多研究和發展項目,製造更多有營養且具持續性的產品。他們還希望構思出更多創新概念,提高農民的氣候適應能力。

項目共同創辦人Nidhi Pant。(圖:張慧仙)
其他獲獎者或隊伍分別是:旨在保護安第斯山脈原生森林生態系統的安第斯山脈組織ACCIÓN ANDINA、希望擴大海洋執法力度,制止非法捕魚並加強海洋保護的全球非營利組織Wildaid Marine Program和力求在消除排放的同時,提高農民利潤的國際組織BOOMITRA。
「為地球奮鬥」獎設立於2020年,旨在支持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地球的創新項目。五名得獎人將各獲得100萬英鎊,相等於167萬新元的獎金,協助他們落實環境解決方案。
昨天的頒獎典禮之後將於11月12日在新傳媒、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美國公共廣播電視公司和YouTube等平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