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學二年級學生Carol Chin承認她過去對動植物興趣不大, 她甚至無法識別飛蛾與蝴蝶之間的區別。

但在中正高中(主營)參加為期一年的生物多樣性濃縮計劃後,她逐漸熱愛大自然。
該計劃與包括NParks和新加坡自然協會在內的各種組織合作,為感興趣的中一學生提供親身體驗自然的實踐機會。
該計劃旨在拉近學生與自然和野生動物的距離。學生們不只是在課本上讀到有關植物和動物的知識,他們還被鼓勵在校園裡散步,觀察各種鳥類和各種樹木。他們還花時間在學校的蝴蝶花園除草、鋪瓷磚和種植綠色植物。
「沒有什麼比真正看到樹木、觸摸樹皮、觀察樹幹上的地衣和藻類,以及觀察樹上的動物,更能讓你了解不同種類的樹木。」「他們還可以了解到,科學家們是如何通過學習調查技術並親自進行調查來收集自然界中的數據的。」
學生們還可以向行業專家學習,並在展覽會上與公眾分享他們的自然知識。
該計劃的靈感來自學校位於古德曼路的位置,這裡也是多種動植物的家園。張棟樑說:「我們在學校看到犀鳥、蒼鷺、太陽鳥和食蜂鳥。」「海鳥也來我們學校的湖裡捕魚。」
該計劃的靈感來自學校位於古德曼路的位置,該路也是各種動植物的家園。張女士說。「我們在學校里可以看到犀鳥,灰鷺,太陽鳥和食蜂鳥,我們學校的海鳥也來到湖裡捕魚。」

分享知識,有所作為
隨著學生越來越接近大自然,學生意識到引領可持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他們會發現,他們可能沒有想到的習慣,如使用更多的塑料袋,或不小心扔垃圾在地上,會對環境造成危害。當學生們意識到他們的行為可以帶來的影響時,他們就會強調要關心環境,並鼓勵其他人也這樣做。
對Carol 來說,在一次會議上遇到的英國靈長類動物學家和人類學家 Dr Jane Goodall,激勵她為保護環境而努力。
「聽她的演講讓我對生物多樣性和世界各地正在進行的保護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她分享道。「聽了她的分享,以及她對黑猩猩的堅持不懈的了解,也激勵我盡我所能保護環境。」
Carol是通過參加這個項目的志願者活動找到這個機會的。她在生物多樣性展示節上向公眾講述了大自然和蝴蝶的故事。
「一開始我害怕和陌生人說話,」她說。「但我對自然的興趣給了我勇氣,讓我站出來分享生物多樣性。」我希望我的推廣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和保護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