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臨新學年,本地大部分大學課程學費保持不變,醫科和牙科課程的學費雖有上調,增幅都比去年低。
根據各大學昨天在網站上載的2019年新學年新生學費,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躍社科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的學費保持不變。新加坡理工大學(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除了自家課程學費上調60元,與海外大學聯辦的課程學費則與去年一樣。
新加坡國立大學方面,除了牙科、醫科、音樂等課程學費各調高500元,其他課程學費維持不變。學費調高後,念醫科和牙科的新加坡籍學生每年得支付2萬8900元的學費。非公民的增幅更多,永久居民的學費增加700元,達4萬零450元,國際學生的學費增加1050元,達6萬1850元。護理課程的學費維持不變。
念音樂課程的新加坡籍學生每年得支付1萬3950元,稍高於去年的1萬3450元。

南大本地生學費僅醫科上調
南洋理工大學方面,除了念醫科的學生學費從去年的3萬4200元上調至今年的3萬4700元,其餘課程學費保持不變。非公民的增幅與國大情況相似,永久居民的學費增加700元,達4萬8600元,國際學生的學費增加1050元,達7萬4250元。
至於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今年入學的公民得支付1萬3200元的學費,比去年的1萬3050元高出150元。
整體而言,大部分大學課程學費保持不變,學費有上調的課程,上調幅度也不比去年來得多。
以國大為例,去年被錄取的醫科和牙科新加坡籍學生每年得支付2萬8400元學費,比前年多1000元(約3.6%)。非公民的增幅更多,相對於前年,永久居民的學費增加1400元,達3萬9750元,國際學生的學費增加2150元,達6萬零800元。
大學學費調整受影響的是今年被錄取的新生,已在就讀的學生不受影響。
教育部發言人答覆《聯合早報》詢問時說,本地大學在與教育部協商後才制定課程學費。發言人說,當局是在考慮成本上升、減少學生負擔,以及確保學生能擁有良好的教育等因素後,才制定課程學費。
發言人說,政府給予的津貼讓學生只須負擔相當於四分之一的教育成本。學費仍需不時做出調整,以應付成本的增加,但今年無需做出調整。
「教育部和本地大學會繼續確保每名學生負擔得起大學教育,能獲經濟援助,不會因經濟能力而無法接受大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