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繁華的烏節路街頭,出現了當街乞討的安娣!
而且,她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這裡了。有人爆料說,幾乎在每個周末,都能看見這名安娣的身影!
這位安娣的行為,引來了公眾和警察的關注。在新加坡的現行法律下,這名安娣的行為,可能已經觸犯了法律......
新加坡安娣在烏節路上乞討
「她每周都來,幾乎只找女傭」
新加坡本地媒體《新明日報》報道,這位安娣從今年7月開始,就頻繁在烏節路幸運商業中心Lucky Plaza一帶出現了。
每周日雷打不動,她總是在早上10點至11點,又或是下午3點至4點間出現。每次,穿著時髦、看不出太窘迫的她都拖著行李向過往行人訴苦,說自己沒錢搭車或是沒錢吃飯了,問路人討錢。

圖源:新明日報
因為Lucky Plaza在周日是女傭們常去聚會的地方,因此,安娣經常將目標盯上了女傭。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不好意思拒絕還是出於同情,有些拿著微薄薪水的女傭,在聽到安娣的「悲慘遭遇」後,都會慷慨解囊給安娣一些錢。
不過,在爆料人眼中看來,安娣的行為似乎有些不對勁,也有些影響市容。再加上擔心安娣是遇到了什麼難言之隱,於是在見到安娣幾次後,他選擇了報警。
上周日,安娣再一次準時出現在Lucky Plaza沿街乞討時,在旁觀察了一會的警察出現了,對她進行了一次盤問。

圖源:新明日報
在場記者表示,其實安娣其實每次問人要的錢都不多,大多都是以硬幣和2新幣紙鈔為主。
但是,根據新加坡警方的回覆,這名69歲的安娣的行為,依舊涉嫌違反了沿街挨戶募款法令。因此,她目前正在協助警方的調查工作,調查仍在進行中。
網絡上,不少網友分享經歷,表示自己最近也在新加坡街頭遇到了類似情況。

「現在很多人(都是這麼做的)。有時給錢純粹是因為被逼無奈,他可以站著看著你將近5分鐘,直到你給他們錢為止。但是,要是我盯著他看,他就會忽略掉然後走開。他(選人討錢時)非常有選擇性,就只問我和那些馬來族討錢。」
還有網友說,自己不是不願意幫助這些人,但不太喜歡這樣的「援助方式」。

「(他們)需要幫助嗎?我會幫忙但不會給錢的。如果他們確實是出於絕望而被迫乞討,那麼他們就需要長期援助。」
不過,更多網友則表示,自己還是第一次聽到新加坡有這條法令,對於在新加坡乞討還需要「牌照」感到相當詫異。


「我覺得新加坡應該是全球唯一一個乞討還需要牌照的國家了吧...」
實際上,在這條法令下,任何人只要在未申請准證的情況下,於公共場合或沿街挨戶籌款,都將面對最高5000新幣罰款,或最長兩年監禁,或兩者兼施。
2019年,《聯合早報》就曾報道過這麼一個案例:一名專業籌款公司老闆因沒有提交籌款活動資料,而觸犯了慈善法令及觸犯沿街挨戶募款法令等罪狀。
即使之後他出示了證據證明自己籌款後有把款項交給慈善機構,上訴後獲得了刑期減免,但依舊被判坐牢10周,罰款2000新幣。

來源:早報
賣紙巾、送外賣都有要求?
新加坡這些規矩不能碰
當街討錢的行為,在新加坡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椰子也曾遇到過幾次(但椰子每次都是打哈哈裝作沒看到),但也沒認真對待過,根本不知道這其實是違法行為。
事實上,在新加坡,像當街乞討類似的「坑」還有不少......新加坡「罰款之都」的名號真的不是隨便說說的。
1)在街上賣紙巾,也是有要求的!
幾年前,Quora上有人提出過這麼一個問題:為啥新加坡這麼多殘疾人在賣紙巾?

這個問題,在外網和新加坡都曾引起過廣泛討論,不少人都有同樣的疑惑,在新加坡賣紙巾真的能賺錢養活自己嗎?

圖源:Rice Media
在新加坡某超市官網上,48包(每包8張)紙巾要4.35新,也就是大約0.09新幣一包。
而一般情況下,在地鐵站之類地方買這些殘疾人的紙巾,是1新幣3包,也就是大約0.33新幣一包。
每賣出一包紙巾,他們都能賺0.24新幣左右,賣出去三包能賺0.72新。

超市網站紙巾售價
聽起來凈利潤率好像不低,但即使每10分鐘都有一個人購買一次紙巾(3包),那老人需要整整賣8小時,才能賺到34.56新幣。
1小時 = 60分鐘 = 18包
8小時 = 144包
144包 X 0.24新幣 = 34.56新
假設他們每個月和大家一樣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時,一個月也不過是賺了760.32新幣而已......

圖源:Rice Media
而且!雖然賺得不多,但是在新加坡,賣紙巾也不是誰想賣都能賣的!
根據新加坡的「街頭小販計劃」,所有小販必須取得街頭小販牌照(需要當局根據申請者情況審批)後,才能出售核准的物品,其中就包括紙巾。
一張牌照的費用是每月10新幣,相當於一年120新幣。即使是有了這個牌照,為了不對周圍居民造成不良影響,這些賣家也只能在固定的地點擺賣。

地鐵站是最常見的地方,圖源:Stomp
要是違反了上述規定,那麼小販就有可能被沒收貨物,甚至被處以300-500新幣不等的罰款......
當然,因為這些人一般都是生活較為困難的人,很多時候即使違反了規定,警察和官員們看到了也不會上前驅趕,更多是以勸告為主。

圖源:早報
就是這樣,這些人的生意也是不太好做,總是有流動的賣紙巾的人,在搶這些守法者的生意......(比如在咖啡店一桌桌詢問叫賣紙巾的人很可能就沒有牌照)
2)在新加坡送外賣,有國籍要求!
過去幾年時間,因為居家辦公的緣故,在新加坡當外賣員曾經一度成為「很有錢景」的職業。

有人曬出過一整個月無休,賺了8500新幣的照片
但是,新加坡對於送餐員也有著國籍要求,不是誰都能去送外賣的。
根據新加坡的規定,送餐員必須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即使是替補送餐員,也必須符合這項條件。
之前,一名網友拍下了一名應該是新加坡的本地男子在烏節路與一名外籍送餐員互相對峙的畫面。
本地男子聲稱送餐員不是新加坡公民或新加坡永久居民,並表示他沒有資格從事這個工作。
不僅如此,這名本地男子還將送餐員的車牌號記了下來,似乎想要留作日後舉報的證據。

圖源:見水印
而被戳穿身份的男子,在面對本地男子質問時顯得有些尷尬,他一直在遮擋自己的臉,之後更是做雙手合十做求饒狀,希望能放自己一馬。

圖源:見水印
至於上面這名男子為何這麼緊張,或許是因為,一旦他被舉報,就將面臨巨額的罰款了!
幾天前,新加坡人力部剛剛發布一則文告,顯示三名外籍男子因為非法從事送餐工作被嚴懲。

來源:新加坡人力部
據悉,兩名馬來西亞籍男子和一名印度籍男子,借用了不當應用程式以及新加坡本地公民和永久居民的送餐員帳號牟利,涉嫌觸犯了新加坡僱傭外來人力法令。
在經過調查後,他們分別被罰了不等的錢:
用小程序搶單的男子賺了1萬7000新幣,被罰款1萬新
利用朋友帳號賺了540新幣的男子,和朋友分別被罰款3800新
用弟弟帳號送餐的男子賺了2000新幣,和弟弟分別被罰5000新
都說新加坡法律嚴規矩多,其實有時候真的不是空穴來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