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在新加坡工作的華人遭遇了一場匯款回鄉的噩夢,他們將血汗錢匯給中國家鄉的親人,卻發現親人的銀行戶頭被指涉嫌洗錢,遭到當地公安凍結。
這些受害者不僅損失了自己的錢財,還面臨著被污名化的風險。他們向匯款公司討說法,卻得不到任何答覆。他們到底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圖源:8world
背景離鄉賺錢,卻被牽扯洗錢案
陳笑珍(化名)是一位從事華文教育工作的新加坡永久居民,已經在新加坡生活了18年,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通過牛車水珍珠坊的「長誠中國匯款」公司,將錢匯給在福建省的侄女陳端端(化名)。她從2010年開始匯款,十多年來從沒發生過戶頭被凍結的事件,這次還是頭一遭。

圖源:8world
她是在9月11日到長誠中國匯款公司匯了8982新元(人民幣4萬8826.15元)給陳端端,並繳付了18新元手續費。雖然這筆錢成功匯入陳端端的銀行戶頭,但陳端端9月15日想要轉帳時,才發現銀行戶頭被凍結了。
陳笑珍說:「我侄女去銀行詢問戶頭被凍結原因,銀行告訴她說,9月11日有一筆4萬8827元人民幣匯入她的戶頭。匯款人名叫劉彬,但劉彬的戶頭涉嫌洗黑錢,所以浙江寧波公安局就將她(侄女)的戶頭給凍結。」

圖源:8world
寧波公安過後給陳端端一份協助凍結財產通知書,表示她的銀行戶頭將從9月17日起被凍結至少半年,直至2024年3月17日。要是寧波公安局半年後調查完成,發現這筆錢不是贓款的話,陳端端的銀行戶頭才會解凍。
她說:「調查完成後,最好的結果就是解凍,最不好的結果是款項被『劃扣』,還有一個情況就是,案件還在持續調查的話,銀行戶頭也可能會持續被凍結。」所謂「劃扣」,是指有關當局將一個人銀行戶頭裡的資金沒收掉。
陳笑珍說,她十多年來都是在長誠中國匯款公司匯款的,非常相信他們,這麼多年來都沒碰到這樣的事情,也沒有聽說有其他顧客遇到類似問題。
受害者不止一人
陳端端銀行戶頭被凍結後,陳笑珍於9月16日到本地警察局報案,同時也聯繫長誠中國匯款公司,向匯款公司討說法。陳笑珍表示,除了打電話和通過即時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聯繫匯款公司,自己也不斷向匯款公司職員提供資料,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職員說,需要中國公安那邊再提供一些資料,並且確認是因為他們而出錯,才能提供這筆款項的賠償。」

圖源:8world
陳笑珍於10月15日親自到珍珠坊長誠匯款公司,到那裡後才發現,原來有很多顧客陷入同樣的遭遇。
在場一名受害者邀請陳笑珍加入微信群組,以便互通訊息交換意見,她加入其中兩個群組,分別有307和91個受害者,一共是398人,來自至少五家本地匯款公司。
消協呼籲小心謹慎
此外,新加坡消費者協會主席楊益財答覆《8視界》的詢問時指出,當局從2021年至今年10月共接獲38起同匯款公司相關的投訴,2021年是八起、2022年五起,今年首十個月激增至25起。
今年首十個月的25起投訴中,20起同山立中國匯款及錢幣兌換店有關、三起同長誠中國匯款有關,一起同漢生中國匯款有關。
楊益財表示:「總體而言,受影響的消費者皆委託了匯款服務公司,將錢匯到中國的銀行戶頭,不過,他們後來發現銀行戶頭因為涉及違法行為而被中國當局凍結,當中的一些消費者發現,自己的款項被中國當局沒收。」
楊益財呼籲消費者在使用匯款服務時,要小心謹慎,了解匯款公司的背景和信譽,以及匯款的風險和責任,建議消費者在匯款前,先與收款人確認銀行戶頭的正確性和安全性,以免被捲入不法活動。如果消費者遇到匯款問題,可以向消協尋求協助,或者向警方報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