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龜鱉博物館籌得逾5萬元 館方:很感動

活龜鱉博物館負責人陳可倪。(圖:TODAY/Mak Jia Kee)
日前因搬遷計劃延誤、訪客量下滑而陷入困境的義順活龜鱉博物館館方在通過社交媒體求助並展開眾籌後,已籌得超過5萬4000元的捐款,令館方感動不已。
《8視界新聞網》報道,位於義順羅弄真查魯的活龜鱉博物館原定3月31日要搬遷到新址,不過卻因新址承包商破產而延誤,項目所需時間從最初預計的一年半延長到五年,費用也激增至180多萬元。
此外,由於現址去年展開重建工程,這一帶被圍了起來,很多訪客都以為博物館已經關閉,造成訪客量銳減。
隨著訪客減少,營運成本上升,活龜鱉博物館負責人陳可倪通過社交媒體表示,博物館目前陷入困境。博物館希望能吸引更多訪客,以籌得資金,也設立了籌款網站,希望公眾能踴躍給予援助。
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報道,博物館目前已籌得超過5萬4000元的捐款,反響十分熱烈,令陳可倪相當感動。
她對迄今為止所得到的幫助致謝時說:「我並不孤單,因為有大家的幫助。」
經濟拮据亦不言棄
陳可倪受訪時說,在她通過社媒求助前,她的退休金幾乎全部用於新址的建設,但仍然不夠。儘管經濟拮据,但她仍致力於保護海龜,未曾考慮過放棄博物館或是重新安置這些烏龜。
她也說:「當我看到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這裡(博物館)待上三、四個小時,而且常常不肯離開時,我感到特別有成就感。他們的家人會和我聊天,感謝我開設了這個博物館,因為他們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正面的改變。」

義順活龜鱉博物館裡的烏龜。(圖:TODAY/Mak Jia Kee)
對於一些人在網上質疑博物館的衛生狀況並提出其他批評,陳可倪表示她知道,也坦然接受,因為她相信博物館能為訪客提供很多東西。
針對有人稱烏龜狀況不佳一事,她認為,這些人根本無法判斷烏龜是否健康,也看不到館方為烏龜做的一切。
或因資金不足而被迫閉館
儘管如此,陳可倪也承認目前的設施需要進行維修,但她「不願意」花錢修繕,因為她寧願把錢花在新址建設上。
她表示,目前的營運成本已經在蠶食新址所需的資金。「尤其是當資金已經少過我們所需資金的一半時,這是很危險的。」
在努力實現180萬元的目標的同時,陳可倪也意識到,她可能會因為資金不足而被迫關閉博物館。
她迫切希望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她說:「我們是新加坡的一個品牌,如果我們關閉了,這將是令人心碎的,也是每個人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