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元升值和疫情後旅遊復甦推動新加坡人增加海外消費,對本國零售業造成衝擊,還對整個經濟結構產生深遠影響。政府和商界需共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以促進內需和經濟的穩定增長。
1. 新元升值衝擊零售業
隨著新加坡元的升值,以及疫情後旅遊計劃的復甦,越來越多的新加坡人選擇在海外進行消費,這給新加坡的零售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新加坡零售商協會指出,這一趨勢很可能與新加坡元的升值有關。新元對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升值使得新加坡人更加熱衷於出國旅遊,並在海外尋找性價比更高的商品和服務。

新元兌韓元、日元的匯率創新高。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貨幣的升值,加上新加坡人對旅遊的熱情,導致消費者開始尋找更便宜的替代品,特別是在日韓和馬來西亞。」新加坡零售商協會表示。
這種消費趨勢的轉變不僅影響了新加坡的零售業,還對整個經濟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消費者開始將更多的收入用于海外消費,儘管這可能會增加一些額外的成本。

示意圖。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例如,46歲的Allison Chew就表示,她每年會出國三到四次,主要購買生活必需品和科技產品。她認為,在新加坡吃飯的成本越來越高,而且體驗也不如旅行時豐富。
2. 積極應對挑戰
經濟學家和商界人士也開始關注這一趨勢對新加坡經濟的影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錢文蘭表示,消費需求的疲軟可能源於不確定的經濟前景,這讓人們感到緊張並傾向於推遲購物以進行預防性儲蓄。

新加坡人喜歡到新山一日游,在那裡購物和梳洗的費用比這裡低得多。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元的升值和疫情後旅遊計劃的恢復共同推動了新加坡人海外消費的趨勢,這給本國的零售業帶來了挑戰。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零售商們正在努力轉變營銷策略,吸引消費者回歸本土市場。
然而,這需要投入額外的資源,並且結果並不總是如人意。因此,政府和商界需要共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以促進內需和經濟的穩定增長。
參考資料:
1.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在海外購買更便宜的商品,新加坡零售商感受到了壓力, 海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