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是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成立的第五個年頭,也是新加坡企業轉型創新的一個重要節點。在這一年裡,新加坡企業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不僅在疫情的衝擊下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還在新的市場和領域中開拓了新的機遇。
01 3000家企業參與轉型項目,年收入增加164億元

圖源:雅虎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SG)是政府的主要機構,負責支持本地企業的發展和轉型。
根據企發局的2023年度報告,2023年有3000家本地企業參與了企發局的轉型項目,預計年收入增加164億元,並創造2萬1500個工作機會。這些轉型項目涵蓋了多個領域,如數碼化、自動化、創新、國際化等,旨在幫助企業提升競爭力和生產力,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
其中,超過85%的企業採用了數碼解決方案,如庫存和會計、銷售、倉儲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實現了業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另外一些企業則開展了探索新市場機會的活動,如參加海外貿易展覽會,拓展海外客戶和合作夥伴,進入新的地區和行業。
轉型項目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收入
企發局推出了多項轉型項目,針對不同行業和企業的需求,提供定製化的支持和指導。這些項目包括:
企業轉型計劃(ETP):這是一個為期三年的計劃,旨在幫助中小企業制定和實施全面的轉型路線圖,涵蓋戰略、運營、人力、財務和技術等方面。在2023年,有超過1000家企業參與了ETP,預計年收入增加了67億元,創造了7500個工作機會。
企業發展計劃(EDP):這是一個為期兩年的計劃,旨在幫助中小企業提升核心能力,如產品開發、品牌建設、市場營銷、數字化等。在2023年,有超過2000家企業參與了EDP,預計年收入增加了97億元,創造了14000個工作機會。
02 製造業反彈,教育與健康等行業增長顯著
2023年,新加坡的經濟形勢逐漸好轉,製造業預計會反彈,通脹壓力也會緩解,然而,長期的結構性挑戰依然存在,如資源有限、全球經濟更加碎片化等。
為此,企發局幫助企業開拓新市場、開發新產品並提高成本競爭力;企發局加強本地中小企業與大型公司之間的關係,促進產業鏈的協同和升級;為推動行業發展與增長,企發局拓展與海內外合作夥伴的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解決方案。
在各個行業中,製造業、零售業和教育與健康等行業的增幅最顯著。根據會計與企業管制局的最新數據,2023年新開業的製造業公司增幅達10%,零售業增幅也達16%。教育與健康等行業的增幅更為明顯,達24%,反映了人們消費需求的改變。這些行業的發展,也為新加坡的經濟增添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03 新開業公司創新高,創業者信心高漲

圖源:新聞截圖
2023年,新加坡的創業氛圍也十分熱烈,最新數據顯示,本地去年全年新開業的公司達7萬多家,結業的則有5萬多家。凈新增公司超過1萬8600家,比疫情前多至少兩成,這是201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也顯示了創業者對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前景仍有信心,而後疫情時代也促使新產品和服務誕生。
其中,一些新開業的公司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好評,如位於基里瑪路的港式餐廳嘻記香港大排檔。這家餐廳去年底開業,就憑藉其地道的港式美食和親民的價格,吸引了不少食客。業者說,選擇在去年底開業主要是看中年底佳節的消費習慣,隨著農曆新年臨近,目前春節的預約已有七成額滿。業者還表示,疫情過後,大家也慢慢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對於餐飲業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和挑戰。
04 結業企業增加,專家建議轉型創新
雖然新開業的公司數量創新高,但結業的公司數量也同比增加了5%,達到5萬1763家,也是2016年以來的最高紀錄。這說明,在疫情之後,企業需要應對消費者和市場不斷產生的新的需求,這個時候他們也要面臨一些新開業的企業數量增加所帶來的競爭。當他們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無法快速有效地轉變商業模型的時候,就無奈選擇了結業。
對此,專家建議,企業要轉型創新,尋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和價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優勢和生存。當然5%的結業數量增加是經濟態勢逐年波動的一種正常現象,不必過於擔憂,只要企業能夠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就能迎來新的發展。

圖源:雅虎
新加坡的創業生態系統呈現出一種既充滿活力又充滿挑戰的局面。新開業的企業數量創新高,顯示出創業者的信心和創新力,也為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帶來了新的動力和貢獻。結業的企業數量也有所增加,顯示出市場競爭的激烈和變化的快速,也為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這樣的環境中,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需要不斷地適應和創新,抓住機遇,應對挑戰,為消費者和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