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患肌肉萎縮症的六旬叔,輾轉認識一家虛擬貨幣公司的創辦人,不諳英語的他半年內花超過17萬5000元購入虛擬貨幣想賺養老金,豈料空等3年血本無歸,認為自己被誤導入稟法庭追討血汗錢。
這位66歲的洪姓阿叔表示自己只讀到小學就沒再升學,也不懂英文,18歲體檢時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縮症後,30多歲開始以輪椅代步。

阿叔向記者繪述購入虛擬貨幣的過程。
他告訴《新明日報》,由於身患疾病和沒讀多少書,他只能到大馬的養魚場工作,月入兩三千新元,幾年前卻因糖尿病引發壞疽,還得截掉腳趾,自此停工退休,靠多年儲蓄養老。
根據阿叔出示的索賠狀,2020年11月,他在武吉士地鐵站遇到一名推銷保健物品的女郎,並在對方的安排下,隔月與Primefield Group虛擬貨幣公司創辦人「馬克」和女行銷顧問「艾麗西亞」見面。兩人向他推銷了虛擬貨幣「PGCoin」。
阿叔在索賠狀中指出,他被告知這款貨幣可以用於真實產業的交易,15個月(2022年3月)內會上市,屆時市值會從當時的1.7美元漲到3至4美元之間,可以賺到差價。
他同月兩次各花5萬元購入4萬8394枚貨幣。接下來的日子,對方通過WhatsApp至少31次發送貨幣增值的截圖給他,他又購入了總值7萬5529元的貨幣。至此,他幾乎將畢生積蓄都用來購入了9萬枚貨幣。
「我還介紹朋友和弟弟買,結果15個月後,對方沒有消息了,和朋友找對方問清楚,才知道貨幣沒有上市。」

阿叔出示手機截圖,指對方經常通過WhatsApp發送虛擬貨幣增值的截圖給他,導致他不斷購入更多貨幣。
阿叔最後通過贏必勝法律事務所的陳道榮律師入稟法庭,指身為辯方的虛擬貨幣公司明知他年邁體弱、經濟情況、對虛擬貨幣毫無了解,也沒叫他尋求法律諮詢。
他認為對方的上述說法都是誤導性陳述,要求法官宣判交易不成立,索回17萬5529元。
妻女仍不知情 事情一拖三年
阿叔說,原本以為放一點錢投資,可以賺些養老金,沒想到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最近心臟阻塞入院,下來還要定期檢查。」
此外,事情拖了3年,他透露妻子和女兒至今毫不知情,如今只盼討回積蓄。「我也想提醒大家虛擬貨幣投資的水太深,需要謹慎。」
辯方否認大部分指責,辯稱每次見面以中英文向阿叔進行超過2小時說明,而對方是在自願情況下購買。
根據辯方的說詞,阿叔曾自稱是大馬養魚場的大股東,是個精明的商人,不認為他不懂英文,而且應該熟悉簽約事宜。
雙方於2020年12月6日和22日簽署的貨幣購買表格也註明「貨幣購買後概不退款」、「所有交易都涉及風險」等附加條件,辯方也否認曾發送貨幣增值截圖。
辯方稱,在超過10次面對面的會談中,向阿叔以中英文進行超過2小時的說明,解釋清楚後,是阿叔自願簽署購買表格,因此沒有誤導一說。
此外,辯方指「PGCoin」分別自2022年5月19日和2022年6月24日起,在Bankcex和Vindax交易,且至今仍可使用於房產交易。
辯方也表示曾在2023年5月22日同意並依照約定,賠償阿叔1萬4000元以買回2萬個貨幣,但對方至今沒有歸還貨幣,違反了約定。辯方也稱,已在2022年11月2日轉了9萬個「PGCoin」給對方,因此如今要求對方償還1萬4000元和9萬個貨幣。
對此,阿叔說:「朋友花了2萬4984元購買貨幣,最後協商以1萬4000元被他們購回,對方把錢轉給我,叫我再轉給朋友,朋友已經拿到錢。我當時提議對方以60%價格購回我的貨幣,對方拒絕,反而給我9萬個其他虛擬貨幣作賠償,但我只想拿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