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總統選舉「抽樣計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新加坡選舉局自15年全國大選開始,就會在投票結束過後對外公布抽樣計票的結果。本屆總統選舉也不例外。這個神奇的「抽樣計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根據選舉局網站資料,計票人員會在開始正式點算選票之前,先將同個計票站每個票箱中的選票混合到一起,然後隨機抽取100張選票計算,作為這個計票站的樣本。
這些工作會在計票代理或者候選人的面前進行。100張選票的比例會再根據各個投票站的選票總數進行加權,然後匯總到一起計算出抽樣計票的結果。
這是為了確保不會有投票站的選票在抽樣時被賦予過多的權重,影響抽樣的精確度。根據2015年首次對外公布抽樣計票結果時的報道,選舉局數據顯示抽樣計票的置信水平(confidence level)高達95%,與最終票數的誤差幅度不超過四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在一對一的情況下,兩名候選人之間的抽樣計票得票差距如果超過四個百分點,那勝負的結論應該是準確的。儘管如此,最終的選舉成績還是有可能與抽樣計票的成績不同,因此公眾應該以選舉官的正式宣布為準。
今年的總統選舉是一場三角戰,有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首先是三名候選人的得票不分上下,或者處於誤差範圍內,沒有任何一位候選人的得票明顯領先,無法判斷當選者,只能等待最終的正式計票結果。
其次是其中一名候選人的得票明顯低於另外兩名候選人,而領先的兩位候選人得票不相上下。這個時候只能判斷得票最低者敗選。
第三是其中一名候選人得票遠高於另外兩名候選人,在這種情況下,就已經能夠斷定當選者是誰了。
抽樣計票不是正式的點算結果,選舉最終成績還是得等到全部選票算完以後才能確定。如果得票最高者和得票次高者的差距少于海外選票的總數,最終結果還得等9月12日海外選票點算完畢之後,才算塵埃落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