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政府連夜官宣4個重磅入境新政,大家注意啦
新加坡入境新規下周起生效!
HOME

所有人落地後必須做檢測
影響對象:全部海外來新的人
從1月24日晚間11點59分開始
包括新加坡公民
和永久居民在內的所有旅客
在抵達新加坡時
都必須接受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
現行的居家隔離措施將繼續實施
(包括在隔離結束前進行檢測)
隔離14+7天!
影響對象:英國、南非旅客
1月18號開始晚間11點59分開始
所有從英國和南非回國的
公民和永久居民
在指定措施完成14天隔離期後
必須在自己家中
履行另外七天的居家隔離
直到另行通知為止
要買旅遊保險
影響對象:全部來新旅客(包括中國)
1月31日晚間11點59分開始
通過航空通行證(Air Travel Pass)
或互惠綠色通道(RGL)
進入新加坡的旅客
需要為冠病相關的醫療
和住院費購買旅遊保險
最低保額為三萬新元
從高風險地區抵新的
工作準證持有者,需要接受兩種檢測
影響對象:高風險地區新准證持有者
1月18號起
新工作準證和S准證持有者
滿足以下2個條件的
要接受兩種抵境檢測:
1)從較高風險國家和區域抵新
2)從事建築、海事與加工業
邊境新政4彈連發,這陣仗超乎我們所有人意料!難道,新加坡的疫情,不容樂觀?
前天的4例社區病例,確實讓人擔心。到底是一時的巧合,還是新疫情的開始?
新加坡1月 已有19例本土病例 新加坡進入2021年1月以來有報告的本土病例,共19例,都在這裡 !
密切接觸者,無關聯病例、無症狀病例、英國變異病毒B117感染者,新加坡都有了...

1月16號:新增4個社區病例,1個客工宿舍病例 第一個確診病例是童軍總會碧山總部一個新加坡籍男職員,平時主要負責行政工作。他除了正職,還做Westpoint Transit的兼職司機,負責兩條前往大士工廠的線路。

圖源:童軍總會官網
1月11號他開始出現發燒症狀,沒有再去上班,一直到13號,本人才親自去診所看病跟檢測。
15號檢測結果呈陽性,血清檢測是陰性。衛生部的文告說明是「最近感染病毒」。
第二個確診病例是密切接觸者,是上述童軍總會男職員的新加坡籍老婆,在華僑銀行工作,最後一天上班是8號。
13號她出現症狀,隔天去診所看病,之後做新冠檢測。15號結果出來確診但血清檢測的報告還沒有出來。
第三個確診病例在聖諾哥南路30號的食品製造商 Golden Bridge Foods Manufacturing工作,是一個中國籍食品加工工人。


他7號出現咳嗽症狀,當天做檢測。 8號檢測結果呈陰性,但為了保險起見一直待到12號。13號去公司上班,結果14號再次發燒,重新做一次冠病檢測。
最後的結果是血清檢測呈陰性,「最近感染病毒」。
第四個確診病例也是密切接觸者,是確診的警察部隊的獸醫助理老婆,她是新加坡監獄署職員。
14號當天,她也出現症狀。15號才去診所看病。血清檢測結果為陰性,表示「最近受到感染」。
唯一一個確診的印度籍宿舍客工住在大士南宿舍。
他在21 Sakra Rd的潤滑油添加劑公司Chevron Oronite Pte Ltd工作,是一名隔熱層安裝工人。這個公司是在裕廊島內,一般沒人去這裡。
他最後一次檢測是在去年12月17號,當時是陰性。但14號做檢測的時候,卻是陽性。 所以這名客工的染病原因就很值得深究。到底是在印度染上,但病毒蟄伏期很久。還是在新加坡自由活動中,不小心感染?

來源:谷歌地圖
1月15號:新增1個無關聯社區病例
這個病例是揚名全島的「家庭主婦」,沒有透露其他身份信息,原計劃飛越南,13號接受臨行前冠病檢測結果確診。
確診時沒有出現症狀,血清檢測也是陽性。

來源:NYT
1月14號 :新增1個無關聯社區病例
這個病例是新加坡警察部隊的獸醫助理。家住在2 Mowbray Rd,主要負責跟警犬訓練員進行視訊問診。
11號出現發燒症狀就到家庭診所看病、做檢測,結束了就回家,13號確診之前沒有再去別的地方。
血清結果為陰性,衛生部備註「近期受感染」。
1月13號 :新增1個無關聯的客工宿舍病例
衛生部把這個宿舍客工列為社區病例,主要是因為他從檢測到最終確診的周期實在太長。
12月11號從印度抵新,專門隔離設施住14天,21號做檢測呈陰性,27號再做一次,還是陰性。
1月6號開工,到1月12號做檢測卻是陽性!
也就是說在6天的空窗期內,這個客工相當於自由活動......

來源:路透社
1月12號-9號 :無新增社區病例
1月8號 :新增2個社區病例
8號這兩個確診病例,都是早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第一個是港口飛行員,12月28號做檢測的時候是陰性,1月1號被發現是密接者就到隔離設施隔離。
1月3號做檢測還是陰性,到7號的第三次檢測,才呈陽性。
第二個確診病例是給機組人員送餐的Azur員工,1月1號做檢測結果呈陰性,5號被發現是密接者就到隔離設施隔離。
1月7號出現症狀,當天確診。並且感染的病毒是英國變異毒株B117。

來源:法新社
1月7號 : 新增2個無關聯社區病例
第一個確診病例同為給機組人員送餐的Azur員工,12月31號第一次做檢測呈陰性。
1月3號出現症狀,5號去看病,6號確診。但她,感染的卻不是英國變異毒株B117。
第二個確診病例,是個貨運員,公司在機場貨運路45號,平時主要做搬運、裝卸貨物的活。但他從來沒有跟機場的人密接過。
1月4號他出現症狀,6號去醫院看病,當天就確診為陽性。不幸的是,他出現症狀後,仍然還在上班。

來源:CNA
1月6號 :新增2個無關聯社區病例
第一個確診病例同為給機組人員送餐的Azur員工,目測是Azur餐廳的傳染源。
1月2號做冠病檢測呈陰性,4號再做一次,當天出現症狀。5號確診,並且感染的病毒是英國變異毒株B117。
第二個確診病例12月4號從菲律賓抵新,到專門隔離設施隔離到12月18號。
12月1號他在菲律賓檢測為陰性,14號在新加坡檢測也是陰性。之後在1月5號檢測呈陽性。
衛生部是說這個人沒有去上班,但好歹距離他被真正確診有15天的空窗期,他是幹嘛去了呢?

來源:rappler
1月5號:新增2個無關聯社區病例 第一個確診病例是來新加坡看老婆。他12月10號從印度抵新,到專門隔離設施隔離到12月24號。
12月6號他在印度做的檢測結果是陰性,21號在新加坡檢測結果也是陰性。
一直到1月3號他打算飛回印度再做檢測,結果變成了陽性。所以24號到3號約10天的空窗期里,他都是自由活動的......
第二個確診病例就是添油船感染群的確診人員了。他是首位確診船員的密接者,12月23號做過檢測呈陽性。
一般情況下他住船上,但他在23號到28號之間回了一趟塔景路的家。

1月4號-2號 :無新增社區病例
1月1號:新增3個社區病例,其中1個無關聯
第一個確診病例是萊佛士女子學校的學生,同時也是密接者。
第二個確診是德意志銀行的客戶分析師,同樣也是密接者。
第三個確診,11月26號從從日本抵新,到專門隔離設施隔離到12月10號。
11月24號出發前在日本做的檢測是陰性,12月6號在新加坡做檢測結果也是陰性。到了12月31號,他打算飛回日本卻被確診為陽性。
雖然衛生部說這個人主要是在家辦公,但難道10號到21號這11天內他都完全不出門的嗎?

來源:路透社
添油船感染群: 新海6號,絕對是1月最出名的船。8天內確診13個人,都是添油船新海6號感染群的病例。
從本地媒體的消息來看,新海6號的確診病例是從1月6號開始出現的,當天9個。之後13號、14號都有確診,但沒有再計入社區病例。
現在疫情有關的意外狀況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撲朔迷離!
一共有5個疑惑:
同一家餐廳的員工,有的確診感染英國B117病毒,有的不是。
入境新加坡的人,至少得做3次檢測才能確診。
隔離完才確診,反覆檢測導致存在空窗期,病毒攜帶者都在自由活動。
無關聯病例層出不窮 也許存在無症狀傳播鏈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