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深惡痛絕的「阿隆」在新加坡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強?近期,新加坡警方對「阿隆」下了狠手,共有107人因涉及非法放貸活動,而接受警方調查... 放貸者的年齡成了網友調侃的對象!
最大——74歲! 最小——13歲! ...
「阿隆」後繼有人呀!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刑事偵查局和七個警署人員自上個月25日起,在全島各地展開為期五天的執法行動,取締非法放貸活動。
初步調查顯示:
其中三人涉嫌到欠債人住家進行騷擾。
另外23人相信是大耳窿跑腿;一人簽訂多條電話線,供大耳窿使用;還有一人向大耳窿提供虛假的聯絡資料,殃及無辜居民。
其餘79人則涉嫌開設銀行戶頭,然後把提款卡、個人識別碼或網絡銀行密碼生成器交給大耳窿用來進行非法放貸活動。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法律規定——
為非法放貸人進行任何騷擾行為,初犯者罪名若成立,將判坐牢不超過五年,罰款5000元至5萬元,鞭刑6-12下。
但!新加坡民間的非法放貸屢禁不止!「大耳窿」也稱「阿隆」,也就是非法放貸者!
這個詞出自中國香港, 據說是因為早期在香港,專門放高利貸的有不少是印度人,這些人喜歡在耳朵上帶不少大耳環,耳垂吃重下垂,使耳洞看起來很大。
於是,就有人將這耳洞和債務的無底洞聯想到一起,創造出「大耳窿」的叫法,「大耳窿」也被叫做「阿窿」。
找阿窿借債非常容易,借錢的手續很簡單,拿著身份證就可以。
阿窿一般也不多問,只要確定你的住址就可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有了住址催債就不愁。
他們給錢比銀行爽快,不需要提供詳細的資料,也不需要嚴格評估還款力,看起來似乎很方便。

(圖:來源自網絡)
窿業內有句話,叫做「九出十三歸」。意思就是如果借1萬塊,到手只有9千,但是最後要還1萬3千塊。而且還是利滾利,就是說還款越遲,利息滾得越多。
而且,新加坡的阿窿,早已發展出一套森嚴的等級制度。
整個阿窿組織中,從首腦、顧問、總裁到跑腿總共有9個層次,管理組織嚴謹,重要角色躲在幕後,難以觸及,被捕的往往是小角色。 集團主腦是整個阿窿集團的終極Boss,在新加坡,誰是主腦往往是個難解的謎團。
首腦之下,便是阿窿組織的顧問團。他們一般是提供各種諮詢的顧問、前阿窿或投資金主,精通阿窿運作,熟悉法律細節,最擅長打法律擦邊球。
接下來是高級管理層,在小集團就是經理,如果是大集團就等於總裁。他們一般是大老闆百分百信任的心腹、親信、左右手。
各種謀劃做好之後,組織首腦會找一個「替罪羊」。當組織被瓦解時,他就是出來頂罪的傀儡。大老闆利用他作擋箭牌,而他只要願意頂罪坐牢,大老闆都會代付罰款,支付一筆不菲的費用。

(圖:來源自網絡)
執行層面的最高級別,也就是阿窿組織的中級管理層,一般而言有3種角色,可以是3個人各自分工,也可以是3個角色合於一人。
他們專門負責掌握客戶名單、戶頭帳目金額,必須及時提供客戶資料,更是跑腿騷擾的幕後操盤手。他們統籌來往帳目,根據欠債人的情況分析和分類「騷擾」階段和等級並分配騷擾工作單,甚至分享經驗,如騷擾時如何避免被捕,被捕時如何逃生等。
接下來就是接線跑腿和電話恐嚇專員。這一層的阿窿已經完全聽命於組織的中級管理層,不知道大老闆是誰。通常情況下,他們會租一間公寓當辦公室,安排幾個人定時上班,每個人負責好幾個化名代號,天天撥電恐嚇。為免走漏風聲和遭警方突擊,他們每2、3個月還會換一個地方。與此同時,下班後,他們必須把手機全放在「公司」,但有些組織允許把手機帶回家。
組織的第七層,負責收帳跑腿、開戶頭以及擔任來往帳目檢查。有的收帳跑腿是上門收現款,有的是負責開銀行戶頭,每晚檢查欠債人是否已還帳。為防被調查,他們會先找人代開戶頭,首選對象是無業遊民和低薪客工。一般人只要為他們借名開銀行戶頭,每個月可收取最高達400新元的報酬,不過一旦出事就要遭警方調查。
阿窿組織「食物鏈」的末端,就是監督員和騷擾跑腿員。騷擾跑腿員一般是欠債人或想賺快錢的青少年,執行程度不一的騷擾手段,包括塞紙條、潑漆、鎖門、敲碎玻璃窗、寄冥鈔、騷擾鄰居、拋汽油彈、在汽車潑漆和放火等等。他們也就是人們印象中的催債阿窿。
監督員比騷擾跑腿高一級,負責在新跑腿「上任」後的前幾次暗中跟蹤和觀察他有沒有認真執行討債任務。
阿窿組織在新加坡發展到現在,還有一些人專門兼職給阿窿跑腿。他們平常和普通人一樣,和凶神惡煞完全搭不上邊。

(圖:來源自網絡)
找阿窿借債的人,通常要麼生活在底層,要麼沒有跟銀行借貸的信用額度。他們急需用錢但卻不能從合法渠道借到錢,就選擇了走上跟阿窿借錢這條不歸路。
一碰阿隆深似海, 從此節操是路人...
阿隆真的不能碰!!!
如遇到追債行為應撥警方緊急熱線「999」或「反阿窿」(X Ah Long)熱線1800-9245664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