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寵物醫療業缺人 影響看診時間費用

數據顯示,本地寵物數量越來越多,但寵物醫療行業卻面臨人手短缺問題。在這同時,許多飼主開始對市面上的加工產品有疑慮,轉而自己烹調寵物的食物。
國家公園局動物與獸醫事務組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申請養寵物狗執照的數量平均每年增長8%。但獸醫數量卻平均每年只增加2.3%,寵物醫療行業面臨嚴重人手短缺問題。
寵物醫療行業人手短缺 影響看診時間和推高收費
謝群敏是一名愛狗人士,之前養過一隻法國鬥牛犬。除了患有淋巴癌外,這隻法國鬥牛犬也面對其他健康問題,比如皮膚過敏、耳朵發炎等,需要時常看醫生。謝群敏表示雖然獸醫診所容易找,但時常需要等一、兩個小時才能看到醫生。
本地寵物醫療行業一直面對人手供不應求的問題,這也是導致寵物看診排隊時間長的原因之一。寵物醫療行業人數短缺,除了增加了看診的等待時間外,也間接地影響了醫療收費。
快樂山獸醫診所集團外勤運營經理,朱家慶醫生:「獸醫服務供不應求,人力成本與運營費用也上漲了不少。醫療用品和藥物越來越貴,所以相關的醫療費用價格也不得不漲,平均上漲幅度大概是10%到20%以上。」
獸醫診所集團和理工學院合作 推出培訓課程
本地沒有專門的獸醫學校,不少獸醫或相關人員來自國外或是留學後回來新加坡擔任獸醫職位。隨著寵物醫療領域的需求增加,淡馬錫理工學院就和快樂山獸醫診所集團合作,在今年初推出寵物護理助理的培訓課程,提升這個行業的職業前景。
飼主都為寵物準備哪些飼料?
隨著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寵物的飲食議題也引發關注。許多飼主花錢不手軟,購買各種寵物愛吃的飼料,甚至營養補充劑。但有些飼主對市面上的加工產品有疑慮,選擇自己烹煮寵物的食物。
寵物飼主,郭美鳳:「一路來我就覺得外面的狗料、乾料都會有防腐劑,有加工一些東西,不適合狗吃。」
寵物飼主,李美晶:「我煮一次是三天的分量,有時煮新鮮羊肉,有摻紅蘿蔔、有機菜。」
自製寵物料理飼主,黃瑞芳:「(原本)很多問題,皮膚很差,整個都是白頭髮。從八年前開始不用看醫生了,不癢了,眼睛也不會很乾了。」
獸醫:寵物營養均衡最重要
受訪獸醫表示,無論自己烹煮還是在外購買都各有利弊,重點是根據自身情況作出適當選擇。
快樂山獸醫診所集團獸醫師,黃家慧:「除了應該依照適當比例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和纖維之外,我們也需要考慮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們可以留意包裝上是否有符合美國或歐洲最低營養標準的標籤,例如AAFCO標籤。」
獸醫也建議,如有需要可進一步諮詢獸醫,根據寵物的年齡和健康問題量身打造適合的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