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獅城 多元文化完美共存的花園城市

2021年08月1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是個多元民族的社會,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和諧地並存和交融著。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經過了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後,如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新加坡是一個擁有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的花園城市。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內家長將新加坡作為留學目的地,這個位處馬六甲海峽的國家究竟有什麼特殊的魅力,本期內容,我們將從不同維度來一窺究竟。

關於文化:多元文化的完美碰撞和融合

以人為本的新加坡

新加坡的「以人為本」在學校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

魅力獅城

中國的校醫室或者醫務室,在新加坡有著一個新奇的名字——學生病休室。新加坡的病休室為水藍色裝修格調,氣氛很是溫馨。而中國的醫務室里冰涼的常用藥物和古板的診所氛圍,看起來只是一個迎接檢查或救急的場所,很難感受到關懷和溫暖。在新加坡學校的病休室,再孤單的孩子都不會覺得無助,因為他會感覺像躺在媽媽的搖籃里一樣的安全舒適。這是屬於新加坡學校病休室獨有的溫馨氛圍,充滿著豐富的人文氣息。

新加坡的校長辦公室也非常特別,首先,新加坡稱校長辦公室為校長會議室。整個風格不死板,不說教,完全按照家居會客室的標準設計布局。學生們來到了校長會議室里,就像到了一個溫馨的客廳,根本不會緊張的喲!

想到教師辦公室,第一感覺是不是應該很狹小?一個小小的格子間,兇巴巴的老師在辦公桌的後面,冷著一張臉準備訓你……

而新加坡的教師辦公室卻不是這樣的。在新加坡,教師辦公室一般是一百多號人在一間寬大的辦公區域辦公。不同的年級,科目、年齡、種族、教育背景的教師齊聚一堂。雖然有那麼多的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教育精神和對學生的關愛。正是基於這一共同點,這眾多的教師在一起,但是又能擁有發揮自己才能的無線空間。

話說,有這麼美好的環境,我要是作為學生也是很想到學校的呀!所以儘管早起晚歸,但上學時光是每天相當幸福的。

重視雙語文化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淡米爾語。其中,英語為本地教育、科技、行政、政治、經濟、法律等公共領域的高階語言與主導語言。

新加坡在學校語言教學過程中一直在執行雙語教育政策, 這使得國民的英語水平很高, 大家幾乎都可以毫無語言障礙地直接吸收西方豐富的信息,學習和掌握各式各樣的科技知識及管理經驗。與此同時,不同種族的新加坡人,還掌握了他們的母語。這使得新加坡不僅培養出了雙語者, 更是培養了雙文化者,進而培養出擁有國際化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關於節日:多元民族共生共存的獨特魅力

新加坡的四個種族是——華族,馬來族,印度族,歐亞族。不同的民族,有著色彩斑斕的文化,新加坡的多元性,也在各種民族節日上體現地淋漓盡致。

新年

最能代表華族的節日,毫無疑問肯定是農曆新年。

每年快到正月的時候,新加坡牛車水的街頭就會有亮燈活動,生肖彩燈、紅燈籠……大街小巷都瀰漫著喜氣洋洋的氣氛。

為了慶祝新年,政府還會組織一年一度的妝藝大遊行活動,絢爛多彩的花車、精彩絕倫的表演、熱鬧非凡的舞龍舞獅,都會出現在這個有四十多年歷史的「亞洲狂歡節」裡面。

具體到每一家人來說,慶祝新年的方式,便傳統了很多。大家會精心準備除夕的團圓飯來與親人一起守歲,會組織一場又一場的撈魚生撈它一個「風生水起」,會包好紅包給家裡的小朋友,會在大年初一去人潮洶湧的寺廟中搶頭香……

新加坡雖然沒有冬天,但是在這些習俗和慶祝中,正月的獅城依然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開齋節

開齋節是馬來族的重要節日,在開齋節來臨之前,穆斯林們已經齋戒了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們省察己躬,洗滌罪過,不僅拒絕享樂,而且每天從黎明前到日落後的時間內都不能進食。

直到開齋節,他們才可以恢復飲食和各種享受。所以,在這一天,馬來族會全家人一起穿上馬來族的傳統服裝,然後到蘇丹回教堂參加宏大的開齋儀式,最後在特色美食中感謝真主賜予他們的堅定信仰。

屠妖節

對於印度族來說,屠妖節無疑是最重要的節日了。

屠妖節是財富女神希拉什米(Narakāsura)的節日,也是一個「以光明驅走黑暗,以善良戰勝邪惡」的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印度教徒都會在家裡點燃象徵光明的蠟燭和油燈,在搖曳的燈火中,他們虔誠地祈禱著希拉什米女神能把幸運和財富賜予他們。

在屠妖節的前夕,新加坡也有很多別具特色的慶祝活動。一路歡聲笑語,載著女神斯里蒂勞柏迪安曼 (Sri Drowpathai Amman) 雕像的銀馬車遊行,在馬里安曼印度廟裡眾多信徒赤腳踩炭火的蹈火節,小印度里色彩斑斕令人目不暇接的集市……這些元素一起組成了一個流光溢彩的印度風情世界。

聖誕節

在新加坡,西方節日的氣息亦是非常濃厚。一年一度的聖誕亮燈活動提前一個月就開始了,在近四公里的燈火璀璨中,不知道留下了多少歡樂的照片與珍貴的回憶。

在聖誕節前後,不管走到哪裡,都有著那麼一顆精心裝扮的聖誕樹,各種聖誕禮物更是少不了。各個商場更是抓住機會,進行各種各樣的聖誕活動和聖誕大促銷。不論哪個民族,都會不由自主地被這個西方的節日感染,投入到狂歡中去。

其實,在新加坡的每一個民族節日,都不僅是本民族的節日,而是整個新加坡的節日。這些節日都是新加坡的公共假日,在每一個節日裡,大家都會走向街頭,感受著不同民族的文化風情,並給予對新加坡和在新加坡生活的每一個人最美好的祝福。

關於美食:讓所有旅行者徜徉忘返

作為一個擁有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新加坡自然也少不了多元的美食。

肉骨茶、辣椒螃蟹、海南雞飯、印度炒麵、咖喱角、羅惹……這麼多的新加坡美食,究竟哪一個最能代表獅城呢?這些新加坡美食的起源都是哪裡呢?

外國人來到新加坡旅遊,必不可少的推薦美食總會有肉骨茶的身影。燉得爛爛的排骨、濃郁的骨湯與琳琅滿目的小菜在一起,便成就了一道完美的肉骨茶。

其實,燉肉骨茶的時候,並不需要加入真的茶葉,只是因為福建人在吃燉排骨的時候喜歡配著烏龍茶解膩,所以才有了這個特別的名字。

另外一道外國人必嘗的新加坡美食便是辣椒螃蟹了。

辣椒螃蟹起源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而這道色香味俱全的海鮮硬菜,也體現了新加坡多元文化融合的一面。

辣椒螃蟹用的是馬來的香料,烹飪方式則是用的華人的技法,而且最初辣椒螃蟹配的是法式麵包來蘸醬料,到了後來才改成饅頭的。小小一隻螃蟹里,結合了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這也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了。

海南雞飯的名氣也非常大,不輸於肉骨茶和辣椒螃蟹。而新加坡海南雞飯的發源地其實並不是海南,而是廣東白切雞與海南文昌雞的做法融合而成。而一盤完美的海南雞飯,還要搭配上南洋風情的醬料與班蘭葉煮的飯,這樣才最新加坡,最正宗。

就像海南雞飯不是起源於海南一樣,印度炒麵也不是起源於印度。

這個面的原材料有醬油、番茄醬和咖喱香料等,起初,印度炒麵是由印度的回教徒小販騎著三輪車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中叫賣的,所以才有了這樣一道如今的印度餐廳里必有的美食。

炒麵不是印度的,那麼咖喱角總歸是了吧?

雖然咖喱角的名字中有「咖喱」二字,但它的來源還真不一定是印度。

咖喱角的身世非常複雜,它與馬來的小吃有淵源,又和英國的餡餅比較像,還與葡萄牙的卷餅有幾分關係,在各個民族美食的糅合下,出現了這樣一道街頭巷尾流行的美味小吃。

羅惹則是一道其他地方的人很少聽過的新加坡菜。其實羅惹是馬來語「rojak」的音譯,意思為「大雜燴」。

這道菜由名字便可以知道,裡面的內容非常豐富,是由各種東西雜燴而來。黃瓜、黃梨、豆芽、油條……各種各樣的原材料與風味醬料結合在一起,便有了羅惹這酸辣鮮甜的獨特風味。

新加坡有這麼多的民族,這麼多的文化,這麼多的風情,不是一道菜可以概括得了的。這些美食結合在一起,才組成了舌尖上的獅城交響曲。

555

"在新加坡中了1000萬新元,錢要怎麼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萬次閱讀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8721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是被風吹還是惡作劇? 行動黨宣傳冊和工人黨海報如此「接地氣」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