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乙康認為,后冠病時代的職場應結合在辦公室工作以及居家辦公,這樣的安排更有效且著重於結果,也能幫助人們在生活中取得平衡。(圖:聯合早報·何炳耀攝)
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認為,后冠病時代的世界將是新加坡自我重塑的最大機遇,冠病疫情就像一個重置按鈕,逼使新加坡重新思考如何以更聰明、更好的方式處事,以不斷自我重塑來保持相關性。
《聯合早報》報道,王乙康昨早在政策研究所(IPS)的「新加坡透視」(Singapore Perspectives)論壇上發表以「城市、國家與韌性」為題的主旨演講時,將新加坡比喻為一款智慧型手機,既有良好的作業系統,也備有現代生活必不可少的各種應用。
作為智慧國,新加坡已取得良好進展,而且正迅速成為綠色金融中心。王乙康認為,我國當前的巨大任務是要不斷自我重塑,以保持相關性和競爭力。
他舉例說,后冠病時代的職場應結合在辦公室工作以及居家辦公,這樣的混合模式更有效且著重於結果,也能幫助人們在生活中取得平衡。
居家學習經歷另一次「復興」
居家學習也使教育經歷了另一次「復興」。王乙康說,如今每個中學生都備有個人學習電子配備,並透過數字平台自主學習。許多受疫情重創的實體店,也開始轉向數字平台。
長期以來,「尖峰通勤時間」的概念一直主導著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和發展。王乙康認為,若能跳脫這個概念,就可以把「交通曲線」壓平。
醫療保健方面,新加坡對基層護理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好的認識,包括良好衛生、接種疫苗以及在遠程醫療的協助下讓病患居家康復。王乙康說:「這可能是基層預防性護理的新開端,對人口迅速老齡化的社會來說,將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王乙康指出,應對疫情考驗了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的耐力。「我們順勢而為,從容應對,適應了許多曲折。我們沒有試圖關閉每個感染群,但我們嘗試勇敢推進,度過了這波疫情。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賴人民的個人責任和公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