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旗下的海洋光譜號6月30日起恢復前往馬來西亞檳城和吉隆坡巴生港的航程,圖為從新加坡出發的郵輪在7月1日停靠巴生港。(取自早報網)
自冠病疫情暴發兩年多以來,東南亞的港口首次迎接跨國而來的郵輪。新加坡旅遊局預計,隨著國際郵輪航程陸續重啟,該國郵輪業將在明年至2024年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聯合早報》報道,根據新加坡旅遊局星期五(7月1日)文告,從新加坡出發的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海洋光譜號」當天上午抵達馬來西亞巴生港。同樣從該國啟航的名勝世界郵輪「雲頂夢號」將於星期六(7月2日)在印尼峇淡島和民丹島停靠。
在2020年3月暫停有目的地國際郵輪行程後,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是東南亞首幾個恢復讓國際郵輪停靠的國家。由於讓更多港口恢復郵輪停靠的討論進展良好,東南亞區域的衛生程序也一致,旅遊局預計我國的郵輪業可在明年至2024年期間恢復。
疫情前,超過400艘來自30個品牌的郵輪於2019年在新加坡港口停靠,那一年的乘客量年比增加超過180萬人次。
旅遊局指出,新加坡正與郵輪公司協作開拓顧客群,除了印尼與大馬等區域市場,也包括印度、澳洲、德國、英國與美國等中長途市場。
郵輪業在疫情期間也吸引了新的顧客群,該國自2020年11月恢復「無目的地」航程後,近370個行程有超過50萬名乘客參加,當中不少人是首次體驗郵輪航程。由於郵輪公司下來將推出更多東南亞以外的行程,旅遊局預料能吸引並留住這些新顧客。
××××
旅遊局繼續提供基金 鼓勵業者發展海空市場
此外,海空(fly-cruise)市場的需求料回彈。疫情前,搭乘飛機到新加坡上郵輪遊覽東南亞的海空乘客占總郵輪乘客的約七成。
旅遊局為此繼續提供郵輪發展基金,鼓勵郵輪公司以新加坡為母港。代理公司也可藉助基金策劃並推銷郵輪配套。旅遊局會繼續與業者合作推廣從新加坡啟航的行程,吸引更多旅客前往該國。
新加坡旅遊局局長陳建隆說,港口恢復讓郵輪停靠是新加坡與區域的重要里程碑,這有賴於東協各國的協作,以及對發展郵輪業的集體承諾。
他說:「郵輪行業是旅遊業的一個主要領域,作為東協郵輪業發展的主要協調者,新加坡會繼續與區域夥伴合作,加強本區域在郵輪市場的吸引力。」
從6月30日起,海洋光譜號(Spectrum of the Seas)提供前往檳城和吉隆坡巴生港的航程。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亞太地區副總裁和董事總經理史蒂芬(Angie Stephen)說,隨著本區域各國重開邊界,恢復郵輪航程合時宜,公司期待為顧客推出更多精彩節目。
雲頂夢號(Genting Dream)從7月1日起提供民丹島與峇淡島航程,7月3日起也開通吉隆坡、馬六甲及檳城等航線。
名勝世界郵輪總裁吳明發說,公司期待與旅遊局共同發展郵輪業,包括海空市場,使新加坡與東南亞成為世界的一個主要航程地點。